海边风场阻风抗腐的巨大叶片,由一束束直径仅为头发丝1/10的高性能碳纤维“编织”而成;客厅超薄高清的电视屏幕,是每平方毫米上百粒纳米微球撑起的两块玻璃面板。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必然会引领一部分新产业和新技术的诞生,而产业和技术成果的跃升又会助推技术创新稳步推进。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据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行业前景广阔。新材料就像一块蕴藏巨大力量的“矿石”,等待着无数人才去垦荒开采。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进新材料与制造人才的培养重镇——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
铸“器”育才
精尖学科、一流师资、广阔平台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成立于2018年,2020年4月正式实体化运行。学部下设4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力学)和1个交叉学科(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其中材料学和光学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纷纷进入Q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前250名。
实现高质量发展,拔尖人才是关键。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聂祚仁为领衔,学部配备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佼佼大师,他们创拔萃之学,在此作育人才。
左铁镛院士
聂祚仁院士
为借力学科特色,让学子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学部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配备了广阔的平台。学部现有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平台;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实验室/研究中心23个;拥有工程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五年,学部牵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杰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79项;北京市教委、科委等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46项,总计到校经费超6.9亿元。
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近200项,其中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8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项,多方面科技成果丰硕。(截至2023年6月)
“制”造人生
专业一流,实力雄厚
经过“数十年磨一剑”的探索和实践,材料与制造学部在人才培育的道路上持续躬耕,所开设的7个本科专业中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一流重点建设专业、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以及2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此外,学部自2015年参加“北京高等学校交叉培养计划双培计划”,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
- 机械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一流重点建设专业、首家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地方高校专业,所授予的本科文凭能得到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间的相互认可。
专业面向国家、特别是首都北京的科技密集型先进制造相关行业,聚焦京津冀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培养具备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与检测等核心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运维、集成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宽广国际化视野和复合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专业研发的设备在天宫一号生产现场使用
-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面向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科技进步,掌握机械、材料、电气、工业互联网等基本原理和知识,工程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突出,能够胜任网络协同制造业态下的创新产品设计、智能生产管理及智能服务运维,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基于增等减融合制造的离散型智能制造实践平台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一流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北京市品牌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面向首都和京津冀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材料制造、信息、有色、建材领域的科技型企业等机构从事新材料产品工艺研发、材料检测认证、工程设计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佳绩
-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和发展定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独立创新能力、具备学科交叉优势并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专门人才。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与计算机基础,掌握先进纳米材料器件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的专门技术与业务能力,适应重点领域发展需求。
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制备实验室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北京市一流重点建设专业,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专业充分发挥北京工业大学多学科和重要科研基地等优势,整合优化教学研究资源,构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体系。在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从资源循环与环境保护、环境伦理角度认识资源的功用,将绿色发展、工程伦理观教育融入专业学习。
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设以来,依托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包括先进焊接材料、微电子封装、智能焊接装备、激光先进制造和增材制造等多个有战略特色的优势方向。致力于培养德能兼备、基础厚、口径宽、专业知识丰富和专业技能完备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在“高精尖新”科技创新领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发展和需求。
先进激光加工技术
英才有“料”
就业有道,前景广阔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新经济急需的紧缺人才,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多年的发展中,材料与制造学部培养了许多知识技能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怀揣着“探索工科世界奥秘”的热忱,迈出校园,步入社会,绘就精彩人生。
- 机械工程专业60%毕业生集中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装备等行业的企业与科研院工作;40%在国内或国/境外读研深造。此外,专业与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航天院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形成了本科生就业绿色通道。
- 智能制造专业2019年首年招生。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材料科技型企业(研究、设计院)、生产型企业、应用型企业、咨询服务型企业等,从事新材料产品研究、新工艺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或通过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深造。
-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泛,学生可从事纳米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选择多种途径进一步深造。学部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培养的完整体系,为本科生的学习和深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工业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国际跨国公司从事资源与材料方面的设计、工业规划等工作,或选择多种途径进一步深造。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先进制造类科技型企业、研究院、设计院、生产型企业、应用型企业、咨询服务型企业等机构工作;此外,专业国(境)内外深造率60%以上,近五年就业率近100%。(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成立前一直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加工模块的方式培养本科生,此数据来源于材料加工模块)
学部2022届毕业生去向
多年办学实践,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在未来的新材料发展进程中,有更多北工大力量鼎力举托,为我国强国战略贡献更多智慧支撑。
志在北京,始于工大!2023,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北京工业大学,来此绘就奋进新篇!
关注“北工大招生办公室”,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