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不香了?美从中国进口商品创新低,美国将生意当作了政治
3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总计586,129标准箱货物,这个数据较2023年2月份减少了46,573个标准箱,较2022年8月的近期高点暴跌41.6%。
根据加拿大咨询公司Descartes过往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占美国进口总量的份额开始下滑,而3月份继续延续下滑的态势。与此同时,美国从泰国、日本、韩国进口商品的总量开始上涨,而且这一趋势已持续半年之久。
要知道,中国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规模逐年上涨,为国家创造了巨量的外汇。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日渐壮大,国际上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生产的商品销往美国、欧盟等主要消费国家,中国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
201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创下历史新高,其占比超越欧盟,中国在2019年超越欧盟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四年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持续上涨,但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占比却出现下滑的态势。据悉,2023年2月,中国已成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排在欧盟、墨西哥、加拿大之后。
由此可见,美国正在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逐步降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比例。对此,有经济学者认为,美国之所以会降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比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考量:去中国化和美元购买力的下降。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全世界贸易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使得美国精英阶层感到了“危机”,一场对抗不可避免。因此,就有一些人提出了“去中国化”和“脱钩”的构想。自2019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美元影响离开了内地,搬到了东南亚国家。而且美国议会还出台了很多限制性法案,来配合企业从内地搬迁,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空间。
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欧美国家把供应链从中国内地外迁到东南亚、印度、欧洲、北美等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恐怕他们根本就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脱离中国这件事情,他们更多的是从国家安全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美国降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另一个考量是美元购买力的下降。在经济学界已有一个普遍共识:全球正经历一场经济寒冬。为了对抗通胀的压力,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使得美元购买力大不如以前,美国国内的消费意愿在降低,需求规模在持续缩小。换句话说,美国从全世界进口的商品规模在缩小,来自中国的商品自然会相应减少。
随着贸易对抗烈度越来越强,美国方面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规模及比例还将会减少。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要有摆脱对美国依赖的意识,一方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外贸企业,要认认真真的思考你的下一个市场要往哪里发展了比如欧盟、东盟、非盟、俄罗斯。
上一篇:海外也能吃到汝州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