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凯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凯”)“年产6万吨助剂项目”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以下简称“碳谷绿湾”)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0亩,计划投资总额为2.5亿元,全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为7亿元,年税收测算约7000万元。
科凯集团董事长 Seyit Gunduz:
现有生产装置产能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经过前期对比考察和调研,我们决定将新项目投资在碳谷绿湾。
继续选择碳谷绿湾的原因,除了看重园区位于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核心便利地理位置外,科凯更看重的是园区的绿色发展前景。当前,碳谷绿湾正在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园区,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高附加值方向转,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抓住绿色发展新机遇
1994年,科凯的产品和服务就已经进入到了中国市场。扎根碳谷绿湾以来,科凯研发助剂品种超过2000多种,并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年产6万吨助剂项目”作为“上海市10大重点外商投资项目之一”,新厂建成后,将进一步助推产业绿色发展。据统计,我国化纤产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全国(包括在国内生产的外资企业)的最大年产量仅近30万吨,有40%左右的化纤油剂依赖进口。科凯的化纤油剂具有高阻燃、抗静电、抗氧化、耐撕拉等特性,能够满足国内企业对大量纺丝油剂产品增长的需求,缓解中国对进口油剂的依赖。
科凯众多油剂的原料主要为棕榈油、椰子油以及大豆油,是纺织、化纤和皮革产业链上游源头的化学品制造商。科凯的高生物基产品生物基含量高达98%,这些新型助剂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保证了下游生产商乃至整个供应链产品的绿色DNA属性。产品的绿色属性已获得多个国际上公认的标准认证:Bluesign(蓝标)、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以及ZDHC(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联盟)等。
科凯新厂房效果图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创新。多年来,科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创新“补链、强链、延链”研发出抗静电剂,提升玻纤的拉伸弹性、抗氧化性,并已经成功应用在风力叶片以及新能源车、高铁、高端航空零部件等领域。
此外,科凯皮革研发的不含铬沸石鞣剂,科凯纺织的不含磷、不含甲醛和乙醛的纺织洗羽绒以及精炼剂等,极大改善传统皮革和纺织制造业污染的问题,撕掉“皮革即污染,印染即破坏”的标签。
科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充足动力,也从一个侧面为碳谷绿湾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科凯集团董事长 Seyit Gunduz:
中国市场是科凯全球三大市场之一,随着园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越发完善,我们非常看好这里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凯中国董事总经理 景华:
科凯将在碳谷绿湾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继续深耕细作,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做得更精更细。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的是企业与园区合作定制厂房模式,由园区提供土地,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建设厂房,企业“拎包入住”租用厂房。不同于传统的企业拿地建厂,该模式可降低企业前期的投资成本,让企业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在生产研发上。
碳谷绿湾公司总经理 程林
定制化厂房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举措。近年来,我们通过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全面推动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让企业在园区敢于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
据悉,园区从项目洽谈到项目落地全程跟踪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协同机制、倒排时间节点,并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具体问题,加快推动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园区聚焦节能环保为引领的“3+1”产业定位,推进包括中石化弹性体、东久、庄臣等优质项目。
“碳”寻转型升级新动能
上海市政府2022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为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意见》实施近一年来,碳谷绿湾通过深度调整、转换赛道,为打造全国工业园区“二转二”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全球化学新材料产业引领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优胜劣汰,盘活低效用地。按照鼓励优质产业,淘汰落后产业的原则,加快推进转型区域内企业资产回购及土地收储。截至2023年6月,通过园区直接回购、“大鱼吃小鱼”、企业间收购、闲置用地认定等方式,已累计完成土地收储回购1400余亩。
产值税收“不降反升”。园区通过关停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转型一批,截至到2022年底,园区关停79家企业。2022年实现产值310亿元,税收38.4亿元。以2016年为基准年,亩均产值年均增长12%,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1%。税收过千万企业从2016年的末22家增加到2022年末的34家,产值4亿以上的大型企业从2016年末的11家增加到2022年末的21家。
“高企”数量屡创新高。2022年新增3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历年新高,累计达到161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73.6%。
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引进来。下一步,园区正在积极谋划“走出去”出国组团招商,并结合产业集群产业特点,将招商目标着眼于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具有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特色优势的重点地区,以高质量外资项目招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丨赵书鑫
编辑 | 俞岚婷
责编 | 俞岚婷 俞萝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