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困境:不在于行政干预,症结在哪?
#5月财经新势力#
关于民营的过去与未来,人们已经谈了很多很多了,专家的看法比较一致,倾向于把问题交给市场,减少行政性干预。
经济学家王小鲁的观点尤其具有代表性,他谈到:营商环境的改善,强调行政的自律,停止在法律之上的干预,纠正无法关闭民营企业的作法。
这当然是对的。
但是,民营企业之所以步履艰难,主要的问题不在行政干预;做企业的应该有体验,一年到头,很少与政府打交道,减排、双减、平台经济,的确存在干预,民营企业整体上影响很有限,真正的问题是隐形的。
比如:货币工具的支持,对民企、国企都支持,民企的贷款利率也在降,这没问题;有问题的不是政策在干预谁,是非中性原则。在执行中,国企利率还是要比民企低得多。所以,我们说是市场经济,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影子下的市场经济,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两大经济体共存,且执行两套标准。
这是以所有制定位的两个标准,从而决定了国企与民企的不平衡,反映到整体经济上,就出现了GDP在增长,而企业利润在下降,消费、就业拖经济的后腿,失去了内生力。
这是一种深层的矛盾。
国企与民企在资金提供、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税收补贴一些基本的营商条件,都存在双标;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讲,这种双标是理所当然。
问题也就在这了。
因为既然是市场经济,出现了两大经济体的非中性政策,就动摇了市场经济的根基,弱势的一方会在非常艰难,并知难而退。
而更加矛盾的是,现在国民经济还离不开民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民企的生存状态也定义了中国的民生,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与弱。因为,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民企对社会的贡献的太大了,大到了无法替换。这就是主流媒体在各种场合下引用的数据:56789。
还是要科普一下吧。
56789中的5,是指50%的财政税收占比。
可以想象财政减掉一半以上的税收吗?2022年民企税收占比为56.9%。
6是指60%以上的GDP总量。
2022年中国GDP为120多万亿,增速为3%;今年期待的计划目标是5%,如果民企垮了,那就是天塌了。美国经历经济大危机时,GDP下降了26.7%,这已经非常恐怖了,我们能够想象没有民营的60%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吗?
7是指科技创新占比为70%.
8是指就业,国企支持就业为7%,民企支持就业为85%以上,仅此一条就决定了民企必须得到支持,也必须拥有同等的市场地位,因为失业率过高影响的不是几个富人,而是老百姓,现在都说国企待遇有保证,如果国企的劳动成本增加10倍以上,还有保证吗?
最后是9,指的是市场主体。
这确切地说是整个民营的占比,当在96%以上,约一亿多个体工商户,4700万家企业,这一亿五千万以及他们的家庭不就是民生吗?是老百姓自己养活自己的方式,这就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老百姓自己用自己的钱投资,自己养活了自己,还给国家纳税,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坚持,谁反对也没有用,必然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不动摇。这完全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中国经济的现实。离开了这个现实去谈立场,这个立场从根本上就错了。
有了这样一个认知,也就明白了,中国经济的问题到底在哪?
所以,中国的问题不是行政干预过多,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双重市场,一个拥有56789的主体市场被挤占,这就是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源。
老百姓的收入为什么上不来,因为占了85%就业的民企上不来,当然无法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当然需求追不上供给,当然会出现经济增速达到了4.5%,而消费税收却下滑了17.6%,青年失业率也高达20.6%,所有经济中的怪现象都指向一个问题,非中性的市场原则,M2没少增加,无法流入民企与老百姓的口袋。
那么,经济生产总量的增加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