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18日电 广西南宁市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2022年7月以来,通过“部门+城区+机构” 市金融办与西乡塘区、桂林银行三方联动,携手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集成式”实践,搭建“全覆盖”渠道、实行“全方位”对接、提供“全周期”服务、推进“全域性”授信,优化提升乡村振兴“党建+金融+”服务。
截至2023年3月末,南宁市推动桂林银行在西乡塘区各项贷款余额67.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9.2亿元,同比增长283.3%,增速远高于桂林银行南宁分行和南宁市涉农贷款增速;助推桂林银行南宁分行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该行全区涉农贷款增速20.54个百分点。西乡塘区信用村数量在行政村中占比高达92.5%,在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比全市平均占比高29个百分点。
搭建“全覆盖”渠道,为老百姓打造“家门口的金融助手”
南宁依托升级建设农村金融服务六大体系,推动桂林银行重心下沉、支点下移,全力推动渠道、触角和服务在西乡塘区进村入户,真正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一百米”。
一方面,搭建“广覆盖”网络。推动桂林银行在乡镇设立小微支行,在行政村设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按照本土化、可持续的标准进行选人选址,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截至2023年3月末,桂林银行在西乡塘区设立支行3家、社区/乡镇小微支行14家、服务点53家,覆盖超90%的行政村。
另一方面,建强“融合型”平台。推动桂林银行在农村服务点配备自主开发的助农终端机具,通过端口对接、功能加载,链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互联网+政务/金融/医疗健康”等服务向乡村延伸,打造集普惠金融、基层党建、政务服务等于一体的“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20多项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截至一季度末,桂林银行在西乡塘区助农终端交易13万笔,交易金额3.3亿元。
实行“全方位”对接,推动金融服务下沉“田间地头”
南宁强化金融党建引领,推动桂林银行与西乡塘区开展“银村”党建共建,选派“金融村官”进村入户,为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一条龙”服务。
一是结对共建确保“沉下去”。推动桂林银行联合西乡塘区行政村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选任12名“金融村官”负责驻村金融帮扶工作,明确共同推进人才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5项具体职责,全方位支持派驻村乡村振兴工作。比如:在“金融村官”指导下,西乡塘区刚德村村民卢清团不到10天就获批25万元贷款,肉牛养殖场规模比原来扩大一倍。
二是建强机制确保“能干好”。建立“金融村官+第一书记”机制,协助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助力产业振兴、信贷推动、消费帮扶等工作,重点强化脱贫户小额信贷扶持。建立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提前服务”模式,定期联系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小微企业主体,帮助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对优质创业创新项目提供涵盖金融、财务、企业经营指导等服务。比如:“金融村官”为南宁市赞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放贷款80万元,开展资本金补充、财务规范等主题培训,解决村集体融资困难问题,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的正增长。
三是强化保障确保“干出彩”。协调桂林银行设置专项工作经费,为“金融村官”下乡开展工作配备马甲、水杯、手电、笔记本、车辆等设备,并在岗位交流、提拔使用上重点倾斜。截至2023年3月末,“金融村官”累计走访西乡塘区乡镇企业近百家,为17家企业授信2.8亿元。
提供“全周期”服务,倾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南宁发挥南宁市金融要素保障专家服务团、资本市场专家服务团作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融资服务。建立桂林银行服务重点龙头企业“信息库”,在分行、支行层面明确龙头企业金融服务专员,每季度深入龙头企业服务不少于3次,通过搭建“银企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突围发展”,“全生命周期”赋能“小企业”转变为“大集团”。截至目前,信贷支持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6家,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
一是让企业能“贷到款”。对科创型企业,通过“轻资产、弱担保”机制引入知识产权质押,帮助企业克服资金短缺,且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二是降低融资经营成本。面对市场行情低迷、企业质押成本高的问题,将某企业已质押在融资租赁公司的猪场设备及不动产置换到桂林银行,贷款金额近5000万元。投放9100万元的固定资产贷款,用于该企业在钦州保税港建设自有饲料厂,5年内,预计可降低采购玉米豆粕等饲料生产原材料成本4000多万元。
三是赋能产业链联农富农。创新“微链贷”“e点通”实施“银行+企业+农户”普惠金融模式,给予上下游企业8000万元授信额度,累计带动上下游企业、农户100余户,辐射上下游总产值达30多亿元,实现联动发展。
四是担任“智囊”服务企业上市。如针对某企业因报表科目分类不规范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等财务问题,通过桂林银行专业财务团队跟踪对接,帮助引入券商开展上市前期辅导,引入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规范日常编制财务报表。目前,企业已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
五是推动“全周期”服务“连锁复制”。总结金融服务发展经验,形成典型案例,为更多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活水”和智力支持。比如:为某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82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12720万元,满足企业原材料采购资金需求,壮大相应产业。为支持某企业打造产业品牌,在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640万元基础上,为上游企业、下游农户提供授信额度和产业“富农贷”支持,推动产业链整体进步闯市场,目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火热。
推进“全域性”授信,创建信用村构建农村信用生态
南宁推动桂林银行围绕“一村一品”特色确定信用村创建“作战图”,创新“查信用、强授信、抓示范”的业务模式,让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助力兴产富民、乡村治理。 目前,给予坛洛镇整镇授信1亿元,给予金陵镇南岸村等15个村整村授信各5000万元,合计7.5亿元,服务覆盖村民5.3万户。
一是收集“信用数据”。为让更多农户享受到获取贷款发展产业机会,联动当地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开展入户调查,收集农户家庭情况、收入结构、社保交纳、贷款需求等资料。制定分析评估“工具表”,形成农户信用报告,在分析整村授信可行性基础上,给予信用户初步授信评定。
二是配置“信用产品”。以前期评选信用户为基础,农户可在线下或线上手机银行获得信用贷款,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办理贷款时间长、资料繁琐的问题。聚焦“资料更精简、流程更便捷、放款更极速”目标,打破过去“唯报表、唯押品、唯现金流”的僵化机制,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可把生猪、活牛作为抵押物,把“资产”变为“资金”。比如:在西乡塘区刚德村打造“信用村”,解决肉牛养殖“贷款期限短”难题。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该村养殖户授信覆盖率达50%,授信金额近1300万元,惠及近50个养殖户,降低农户融资成本10万元。
三是突出“信用示范”。为信用村设置显眼标识标牌,确保分行、支行均有专人负责信用村建设,推动信用数据常态化更新,跟踪贷款使用情况,让信用村优先享受信贷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开展信用宣传,把信用村建设同乡风文明评议、党员奉献积分制等工作结合起来,让荣誉奖项转化为信用数据,以信用建设驱动新型乡村治理。
下一步,南宁市将总结提升乡村振兴“党建+金融+”服务实践经验,进一步发挥“三方联动”作用,不断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丰富金融惠农支农产品,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打造适合各地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多金融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