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财政会这么紧张?一个28万人口小县,58个机关单位,咋办?
大家都知道,疫情三年,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对外贸易停止,国内企业商户停摆,再加上疫苗的研究投入,以及日常防疫的成本,可以说我们在疫情期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幸运的是我们在前几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家底,所以才能抵挡住疫情的冲击。
如今,经济虽然有回暖的趋势,但经济并没有回到疫情之初的状态,为了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我们只能尽量缩减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开支,毕竟过多的公职人员给国家带来太多的财政负担,而减少开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缩减人员,精简编制。
因为,一个地方的财政压力,主要就是政府部门的日常运作和工作人员的开支,在我们政府部门控制开支之后,通过缩减人员精简编制的方式能进一步控制支出,而且公务员队伍庞大复杂也确实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在小县城尤为明显,
因为小县城生活水平落后,各种医疗设施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发展,这就导致小县城常住人口数量较少,且大多数都为留守老人和小孩,以山西某个小县城为例,他们的常住人口只有28万左右,但他们的小县城却有58个政府机关,这对于小县城的财政压力是非常大的,毕竟28万常住人口住超过70%都是老人和小孩,这部分人群在小县城是创造不了太大的经济价值的。
而缺少年轻人也很难带动小县城的消费水平,再配上数量如此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对于小县城财政压力是很大的,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只会形成恶性循环,要知道28万人口数量的小县城,一般配上10来个政府机关就足够处理日常事务了,过多的政府部门反而会造成公职部门在办事请的时候互相推诿,因为这些政府部门肯定有职能重合的地方,没有明确责任,就会导致百姓找政府办事的流程拉长,原本1,2天能解决的事情可能要拖个10天半个月。
所以说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我们应该精简公务员队伍,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将那些浑水摸鱼的踢出去,这样能大大缩减公职人员的工资开支,目前中央政府出台的改革方案就明确提出,要减少5%左右的公务员编制,虽然这个数据看起来不多,但积少成多的情况下,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此改革方案在全国推行的过程中效果不错,那之后的改革可能更为大刀阔斧。
当然,缩减公职人员编制不是要让所有公职人员下岗,而是因地制宜,提高公务员招聘的标准,让进入公职队伍的人才有着更全面的能力,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撤销县级机构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仅缩减了人员开支,还提高了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