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风险和利润成正比”,想要利润更高,自然而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银行存款,可谓是风险最低的一种投资,如果银行存款的利息变得奇高无比,那么也要担心,这背后另藏玄机和阴谋。
2013年,家住浙江台州的杨大妈意外得到了一个消息,当地某银行要搞活动,存定期可以拿12%的利息。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的利息不会超过5%,最高也只有3%左右。因此当杨大妈得知,竟然有12%的利息后,当即带着家里所有存款去银行。
来到银行后,杨大妈找到了一个姓祝的工作人员,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存款手续。事后杨大妈还反复找祝某确定,是不是利息真的有12%这么多,直到得到了确定的答复后,她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回家后的杨大妈,心心念念的想着这笔钱。杨大妈家里条件富裕,闲置的财产就有1000多万,她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变卖后,凑齐了1300万元,全部存到了银行。1300万元的本金,光利息一年就能拿140多万元,
杨大妈每当想起这件事,都激动的手舞足蹈。一年下来什么事不做,就能拿到100多万,想到月每个月不用工作可以月入10万以上。可此时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年后别说利息,就连本金都没拿到。
2014年,杨大妈家遇到了事,急需用钱,这时她突然想起来一年前存在银行里的1300万元。加上利息,应该也有1400多万。她连忙拿上存折来到银行,准备取出这笔钱应急。可到了银行后却被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自己卡里一分钱都没有。
得知这个消息后,杨大妈当场崩溃,质问银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卡里的一千多万怎么不翼而飞了?银行工作人员排查了半天,最终给出的答案让杨大妈难以接受。银行表示,这些钱是正常扣款,不存在异常。
一气之下,杨大妈干脆在银行门口撒泼打滚,嚎啕大哭。许多路人见状纷纷上前围观,还询问杨大妈这是发生了什么?
杨大妈心直口快,直接说银行吞了自己的1300万,在人们的追问下,将事情的全部过程说了出来。群众一听,顿时群情激愤,1300万可不是一笔数字,银行怎么能用4个字就轻易打发?于是一群人围在银行门口闹了起来,还嚷嚷着要报警。
很快警方接到报案后赶赴现场,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民警也大为意外。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起类似的案例了,早在2014年初,台州就有一名男子,将330万存入银行后,发现存款不翼而飞。
不仅如此,警方调查后还发现,杨大妈和男子的存款,最终都转入了一个邱姓女子的账户中。而这名邱姓女子年龄在60岁左右,自己开了一家公司。除此之外,警方再也找不到相关线索。
没有线索,就算警方知道了存款去向也无可奈何。就在杨大妈为此急的焦头烂额时,警方有了新的发现,并一点点解开了真相。原来正是这名邱姓女子利用银行的漏洞,一个月之内偷走了银行5亿多元。
除了邱某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她就是帮助杨大妈办理存款手续的工作人员祝某。原来当初邱某的公司出现了问题,需要一笔资金周转。可银行审核了她的信息后发现,邱某的信誉有问题,不能够对其提供贷款。
邱某就找到和自己关系好的银行员工祝某,希望祝某能够帮助自己从银行的客户中“借”一笔钱。邱某让祝某以12%的高利息,吸引客户在银行存钱,然后把这笔钱借给她,一年之后她连本带利的还回来,这样一来就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可祝某也不是傻子,这种事对她没有半点好处,还要承担风险,所以她一开始没有答应。邱某见状只能承诺,可以给祝某10%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祝某才同意帮忙。
两人先后骗取多人存款,然后祝某再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将客户的存款转入邱某的账户中。这明显是一个漏洞,可银行却没有发现,还认为这是正常扣款。
邱某利用这个漏洞,一个月的时间就取走了5亿,祝某也拿到了5000万的报酬。拿到这笔钱后,祝某立刻从银行辞职,没有了祝某的帮助,邱某难以继续取钱,但她也像忘记了这件事后,没有将资金和利息还给客户,最终导致这起案件爆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两人均构成了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很显然,5亿元已经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最终等待两人的,将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祝某和邱某就是典型,如果邱某在借了钱后,能够尽快归还补上窟窿,或许不至于酿成这一结局。如果祝某能够抵御诱惑,坚持自己的底线,也就不会将自己送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