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
原标题:面对转型升级的需求,企业鼓励职工跨工种取证、努力培养“特种兵”、实现一职多岗——(引题)
“一专多能”的技工如何培养?(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阅读提示
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鼓励技工“一专多能”,而如何培养这样的技工成了企业当下探索最多的问题。
“现在哪还有一个岗位干到底的工作?”6月13日上午,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电炉炼钢厂维修钳工刘立鑫正在用叉车运送液压油、备件。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天车证、叉车证和电工证,本岗位不忙时,他通过天车吊运液压油和钢铁料,还可完成临时接电、滤油车接线等工作。
在这家有5000余名一线职工的企业,像刘立鑫这样的“一专多能”技工有639人。
据统计,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技能人才队伍越来越庞大。然而,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鼓励技工“一专多能”,而如何培养这样的技工成了企业当下探索最多的问题。
一张文凭 多本证书
40岁的刘立鑫2003年入厂,主要在钳工岗位上工作,钳工在钢铁企业就像是设备医生,设备生产时,维修检修工作少。近几年,随着企业一线操作工自然减员流失,很多如天车工、叉车工等岗位出现了人员空缺。“以前1个天车工跑两个厂房,生产前还要等天车工上岗吊送钢铁料。”刘立鑫说,打听后,他自考了天车工的特殊工种作业证,将各工种工作统筹起来,互相配合,加快了设备抢修效率。在本职岗位没有工作,生产又急需天车工时,他就上天车吊运液压油和钢铁料。如今在他手里有一张学历文凭和天车工、叉车工等多本证书。
抚顺特钢订单一直饱和,该企业出台了鼓励职工跨专业考取特殊工种作业证的政策。“一专”对应专业核心技能,“多能”是与本职工作岗位相关或者临近领域的复合职业技能,比如,钳工、焊工、天车工、叉车工、电工等车间内作业时间不冲突的工种岗位。
在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像这样的多面手被称为“特种兵”。姜勇便是一名“特种兵”——“操检工”,企业实行设备包“机”到个人后,他既能操作,又会简单的检修。今年3月,企业培养了140余人,有“操检工”还有“操操工”,就是可以操作多种设备的技工。这样的“特种兵”工资是普通技工的1.4倍。
而在方大集团北方重工,“一专多能”的培养伴随着企业智能升级。“一专多能”鼓励企业各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岗位等工作任务不饱和的员工、有意愿开展技能学习的员工,积极学习其他生产岗位技能。脱产培训期间薪酬参照原岗位标准发放,经考评合格享受津贴。汽车转向系统分厂加工车间车工张宇峰参加了机械手臂操作培训,以前“一人一床(车床)”,现在他一人能操作6台车床。
拥有更多增收和发展的机会
一面是一线操作工大量退休,一面是招不来年轻人进厂,抚顺特钢充分发掘公司内部人力资源潜力,鼓励员工学习知识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技工是为了利用现有人力解决内部各工种之间因任务不均衡问题而造成的生产瓶颈。
记者采访了解到,企业针对“一专多能”技工的培养有三种主要途径与方式:一种是在熟练掌握本职岗位的基础上,跨业务掌握多项技能,比如天车工必须掌握一定的天车维修技能。对于天车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平时容易出现的故障,天车工可以做到小问题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由天车专业维修人员解决;一种是根据公司生产任务情况和岗位需要,生产一线操作岗和生产辅助岗除具备本岗位的技能水平外,通过组织培训让职工获取本岗位以外的特殊工艺过程及检测岗位的上岗证,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培养多出现在工种、岗位、人员较多的大中型企业;还有一种就是多工种、多技能的培养,企业内部培养出可以适应多岗位、多工种的“特种兵”,技工的岗位调整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性需要,可以一职多岗。
“具备更多的技能,就会拥有更多增加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刘立鑫表示,2018年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设备不断更新,新的生产线不断上马,设备可以淘汰,人不能被淘汰。在大行业里,只要肯学技术,肯练技能,无论如何转型升级,都能跟上企业的发展。
“一专多能”培养的背后,是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加强。“一专多能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位职工的特长,量化工作任务,定人、定量、定标准、定时间,有落实、有考评,确保车间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人事处培训管理员张敏说。
认定评价、考核激励要跟上
在抚顺特钢,只要跨专业考证过了,全额报销学费,并有一定奖励;在抚顺新钢铁,由于工作效率高、工作职责多,“操检工”工资是普通技工的1.4倍。企业在强调“一专多能”培养的同时,认定评价、考核激励还要跟上。
“不要求说每个技工都‘一专多能’,但是设计很多可以‘一专多能’的岗位。”张宇峰说。他觉得对于“一专多能”技工的认定和评价很重要。一专多能要因人而异,每个人有不同的天赋,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如果一个人技术专长在某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领域,可以沉下心来发扬“工匠精神”,没有必要一定“一专多能”。如果一个人工作不饱和、还有意愿从事多项工作,可以通过“多劳多得”来正向引导,从而保障每个职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
张敏告诉记者,企业注重员工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协调发展,现有40多个工种岗位,正在计划设置多类型一专多能类别,涵盖电工、焊工、钳工、天车工、叉车工等多个工种。鼓励跨工种学习,操作工可以兼职机修工、天车工、叉车工,有利于缓解生产紧张时的人员紧缺问题。此外,企业也在探索实行动态管理、优劳优酬,依据操作机种数量、技能难易、出班次数等方面核定奖励金额,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鼓励其立足岗位学技术,加快企业普通技能员工队伍向多技能、高技能人才队伍转变的步伐。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