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导读
为什么教科书中的经济学解释不了中国,也解释不了世界?
光凭“GDP数据”能反映经济的真实状况吗?
靠金融“高效致富”为什么是一种病态的经济发展逻辑(美国病)?其症结在哪里?怎么治?
当今中美矛盾的本质是什么?
谁既懂美国经济,又懂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真实历史过程,可以超越教科书有意无意对事实的歪曲,比较准确客观地回答以上问题?著名学者温铁军教授推荐了美国长期经济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ong-Term Economic Trends, USA)的Michael Hudson 教授,让我们通过他的讲授来了解工业(实体)资本主义和金融(虚拟)资本主义的逻辑有什么不同,又各自导致了什么效应,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在20世纪以后如何被歪曲,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又是如何导致了当今的“美国病”。
在虚实之间重新把握经济史,坚定地选择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欢迎品读迈克尔·赫德森教授的对经济学的独家阐发,倾听温铁军教授点评。
本文根据《温铁军对话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的演变史与全球金融新格局》第一讲内容整理,未经温老师和迈克尔·赫德森教授审阅。与您分享,邀您共同思考。
美国长期经济学院Michael Hudson 教授英文讲授,温铁军教授中文点评,欢迎聆听音频,参照本文,阅读体会。
美国道路、美国病——这条路,中国能走吗?
温铁军: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经济学教科书既解释不了中国的问题,也解释不了世界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科书很多是照搬西方的。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教授做了很多关于西方经济发展过程和西方经济思想史,乃至于经济演变过程本身的研究,发现其理论与实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赫德森教授发现,西方的教科书同样也解释不了西方自己经济发展中的大量问题,不能反映西方经济发展的实际。
在今天的第一讲中,迈克尔·赫德森教授将会分析中美矛盾的本质。他认为中美两国之间是工业(实体)资本主义与金融(虚拟)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中美冲突的实质不是两个工业竞争对手争夺市场,而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的不同,工业逻辑和金融逻辑的不同。
迈克尔·赫德森教授将会告诉我们,工业国家是怎样兴起的,工业资本主义有什么逻辑。历史上所有工业大国的兴起都是靠政府强而有力地介入经济,防止食租、垄断阶层的控制,用亲工业政策来推动国家竞争力。
美国去工业化的教训是什么?古典经济学对“自由市场”的概念与今天又有什么不同?迈克尔·赫德森教授认为,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是一个去租化,也就是没有经济租的市场,是从食租食利阶级手上解放出来的市场,它是服务于工业资本主义或产业资本崛起的。经济租与生产商品服务所得利润之间本质上是不同的,而美国经济现在正在被食租食利阶层所榨干。
因此迈克尔·赫德森教授提出:“中国到底是想仿效美国走金融资本崛起的道路呢,还是希望走自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如何避免“美国病”,如何拯救自己,改出美国道路的问题。
工业国的兴起——工业资本主义的逻辑
迈克尔·赫德森:当今世界主要的冲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因此我们这个系列讲座将阐明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一冲突,以及它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这一冲突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两个工业竞争对手争夺市场,而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冲突。但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争,而是工业(实体)经济的逻辑与金融(虚拟)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冲突。美国正在去工业化,同时也在金融化,这与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方向相反,当今美国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很不同,也与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起飞的时候大不相同。
19世纪的美国做法和现在的中国差不多,当时欧洲的做法也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当时人们希望征收关税以及保护本国产业,希望政府投资于教育、道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以便能够用尽可能低的价格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工业资本主义的逻辑,甚至在19世纪被人们称为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几乎所有的观察者都认为资本主义以及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点是抑制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地主阶级,抑制银行金融阶级和抑制垄断。资本主义在最初是革命性的,它和社会主义一样具有革命性,这就是为什么它会趋向社会主义。
因为要与其他国家竞争,英国、美国和德国必须降低工业资本家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成本。但是,你必须支付给所有员工足够的生活费,使得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够收支平衡,你要付给他们足够的钱,让他们去买自己的房子、食物;加之科技的发展,雇员还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在这种认知之下,出现了被称之为亲工业的“美国经济学派”。如果在今天,他们会被称为社会主义者。
这一学派认为,你必须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因为饱足的劳动力生产力更强,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生产力更强,住房条件好的劳动力生产力更强,更健康的劳动力生产力更强。如果政府支付公共卫生费用,那些资本主义雇主就可以不必为此买单,所以这一学派希望政府尽可能多地承担人民的基本需求,工业雇主就可以尽可能少地支付他们的劳动报酬,这样他们销售的产品价格就可以低于那些没有发生资本主义革命、没有摆脱封建地主阶级、没有摆脱垄断,基础设施掌握在私人手中的国家。这正是中国今天的做法,也是美国过去的做法,也是世界工业竞争的内在逻辑。
“美国病”症结在何处:去工业化、经济金融化
迈克尔·赫德森:但今天情况大不一样了,美国经济在萎缩,而股市却在飙升。美国如今只在遵循经济学家在教科书和他们那套国民收入统计中所说的所谓“最有效”经济理论,也就是说最有效率地赚钱。
中国推动工业化,为什么西方不淡定了?
当中国学生被送到美国学习经济学时,美国教科书告诉他们经济金融化比工业化更优越;当教授贸易理论和国际关系时,教科书会一致认为中国不应该工业化,认为中国工业化是一场灾难;如果中国遵循“比较优势”理论,那么它应该继续停留在劳动密集型手工业和农业。因为一旦中国推动工业化,就会干预市场,这就是社会主义。如果让富人,让非常富有的食租阶级来接管中国,并从廉价劳工身上压榨经济剩余,经济将更有效率,这是它的比较优势。
但中国国家出手干预了市场,被西方认为这不再是自由市场了。
“自由市场”的初心是如何被歪曲的
在西方的理论中,自由市场意味着有钱人可以自由地接管政府,使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人陷入贫困。这与亚当·斯密、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等19世纪的经济学家所定义的自由市场恰恰相反——他们说的自由市场是一个没有经济租的市场,从食利阶级(榨取租金的阶级)手上解放出来的市场。食租食利阶层赚钱不是靠参与生产过程,不是靠在生产中发挥创新等作用,而是靠收取租金,靠垄断来榨取钱财。
当然,西方教科书上教的都是无稽之谈,但美国主流社会已经开始相信这种无稽之谈了。正是这些无稽之谈,导致美国自身去工业化,这就是住房成本如此之高的原因。纽约市的平均租金是每月4000美元,一年5万美元。医疗保健每人每年6000美元起步,如果你真的生病了需要治疗,那可能需要再付出6000到5万美元。基本上,如果一个工薪阶层生病了,他就会破产,因为美国的医疗费用太高了。这就是现在的状况。
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美国大概有4000万人失业(统计到2020年底)。突然间人们没有能力支付房租,数百万人因付不起房租而被赶出他们的房子。整个酒店、餐馆、杂货店等实体经济在萎缩,但股市却在飙升。对于金融阶层来说,这是发财的机遇。对于华尔街和金融中心来说,他们可以低价收购人们正在丧失和止赎的房地产。大公司可以排挤小型家庭企业,问题是小型企业雇佣了美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如果这些公司消失了,或者被大集团、垄断企业接管了,就业就会减少,就会出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经济自然会很糟糕。
GDP的数据忽悠了谁?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说这是致富之道:当经济萎缩时,你能以最快的速度赚钱致富。亚当斯密说,当经济以最快速度走向毁灭的时候,利润往往最高。这就是今天真实发生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看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GDP)时,美国经济似乎正在变得更富有,即使有大规模的失业,即使业主被驱逐,甚至人们在变得贫穷。原因是当房价上涨、股市上涨,当人们不是通过生产商品和服务,而是通过拥有股票、债券和房地产来赚钱,他们变得越来越富有,这也会被算成是GDP增长。
如果你不得不借更多的钱去买一个更贵的房子,而房价又被抬高了,每个人都要花更多的钱去租一套公寓,这依然算是GDP的增长。这些“产品”就是住房成本的上升,教育成本的上升。GDP没有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你可以想象,如果美国人免费得到他们需要的食物、衣服以及其它,他们仍然无法与中国、亚洲或其他国家的劳动力竞争。因为美国光是住房、医疗保险和税收的成本就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收入。
新冠疫情导致了医疗护理服务爆增,疫情大流行推高了国内生产总值,因为人们在医疗服务和医院就诊上花费了更多的钱。你甚至要花上2万美金坐直升飞机去就诊,假如你住在远郊或者你是特朗普。这种高成本的经济被认为是生财致富,而经济租即非劳动收入,被认为与实际生产商品与服务所得利润之间没有区别。而这正是一个世纪前古典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利润是实业家通过雇佣劳动、生产商品来加价销售获得的,租金是房东继承财产并收取更多费用而获得的,金融租是银行家通过创造金钱,并借贷于有需要的人来收取利息而赚取的。
制药公司说我们有一种冠状病毒测试剂,测试要花2000美元,这就是在美国的成本。医疗费用上升,成本结构也上升,就被认为是实际生产了更多的东西,这当然是胡说八道。但是如果其他国家不关注这些统计数据是如何做出来的,也很容易就被蒙蔽了。
据我所知,美国没有一所大学教您如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比如国民收入统计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国际收支统计?50年前,我教过这门课,那是在美国唯一教授这些内容的课程。
今天排在美国亿万富翁名单上的不是实业家,而是金融和银行业大亨。他们是垄断者,是出租房产的在外业主。
美国工业本身已经被金融部门接管,实际上它已经去工业化,在美国,超过90%的公司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不是用来开新工厂,不是用来雇佣更多的人,而是用来支付股息或回购股票。用公司的利润回购公司的股票,那自然会推高股价。这样一来。公司的经营不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商品,不是为了雇佣更多的员工,不是为了更多的产出,甚至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抬高股价。因此,经济学实际上关注的基本上是金融财富,以及对实体经济的索取。在财富体系中,房地产、股票和债券都是对劳动力和工业的索取,这变成一个反转过来的世界。
从财务角度看一个经济体,就是看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面,看借款人欠债权人多少。对债权人来说,他们借出去的就是他们的财富,1%的人靠99%的人的负债而致富,房东通过垄断住房让人们支付越来越多的租金而致富。
因此,本系列讲座主要是关于中国是想效仿美国利用金融的高效致富之路,还是希望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美国病”中拯救自己。“美国病”就是创造一个上层富裕阶层来接管政府,通过让底层的90%人变得更穷,来让他们自己变得更富。
美国产业资本的崛起是阶段化的,为什么却告诉别人一开始就要开放?
温铁军:迈克尔·赫德森教授讲的内容和我们过去讨论的问题是直接相关的。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出了一个战争总统格兰特。格兰特是军事将领出身,当了总统以后就搞保护主义,搞闭关锁国。那时候美国的工业是弱势的,他就严禁美国跟欧洲工业强国搞贸易,让美国自己的工业用自己的原料,美国的工业品卖在美国国内。直到美国产业资本基本上稳住了,有竞争能力了,才对外开放。而且美国对外开放首先是战争,通过美西战争得到了西班牙原来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然后以菲律宾为跳板,跳进中国大陆,开始参与国际贸易。
因为美国的崛起比其他列强晚,所以美国提出了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所谓的自由主义:你们承诺给其他西方列强开放的各个港口,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得对美国开放,同样让美国享受。
可见,美国的产业资本崛起是阶段化的。但是美国的教科书却不是这么写的。教科书上所谓新自由主义的这套理论,就告诉你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彻底开放。现在我们国内的很多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被列强打,是因为中国坚持不开放,没有加入世界市场的勇气等。这些说法,说其拾人牙慧都是高估了,根本就是没动任何脑筋的全盘照搬。而比较严肃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赫德森教授却讲了一个很真实的历史过程。希望大家跳出教科书的“引导”,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看看客观事实。
涨姿势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李嘉图。在完善和挑战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李嘉图开了比较优势理论之先河。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一是虽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认定各国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的见解,与现实不符。现实中,各国大都会生产某些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而避免完全专业化生产。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支持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体现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提高利润的要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作用。但在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是在发动商业战争,强迫他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通过殖民统治和价廉物美的激烈竞争中实现的。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使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而其他国家成为它的外围国家;英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而外围国家却形成单一的片面的经济。这种国际分工并非像李嘉图所描述的那样“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因此,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形成的国际分工,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带有非历史、超国家和超阶级的观点,美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的实际。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实行优势互补,促进相互发展的“合理内核”。
历史烟云
门户开放政策
这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列强侵华过程中由后来者美国提出的一种不对等外交概念:它指出,原则上所有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和工业贸易权。
作为一项划分列强在华利益的政策,门户开放政策首先由著名美国汉学家、时任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构思。1898年美西战争中,美军获胜,得到了菲律宾群岛,在远东的势力得到了加强。不过欧洲列强包括英、法、德、俄四国与日本已经瓜分大部分在华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退而求其次,为了维护它在中国的商业利益,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在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要点是:(1)各国不得干涉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的既得利益;(2)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的他国货物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货物的运费;(3)“保持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实体,保护各友邦受条约和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之原则”。说白了,无非就是要求列强允许美国商品进入任何一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同时也主张各国在华侵略权益均沾。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美国在用武力并吞菲律宾以后,又在对华关系中提出了这项政策,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公开反对之,从而在国际上捞到了很大的虚誉,扩大了它在中国的影响。从此,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了它独立的对华政策,而不再追随和附和其他国家,充当次要的角色,它在列强侵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靠的就是“门户开放”这种强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