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密码忘了咋办?重新设置不就完了!
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儿,到了银行就是行不通,往返千里开的证明都没用。想要钱?必须去法院。
一个平头老百姓,谁会没事和银行杠上,用这些时间干点自己的事儿不香吗?
能选择这样干的人,一定是忍无可忍、别无他法。
我们信任银行,所以才会把自己的钱存进去,银行为了保护每一位储户的钱财利益,业务办理也会更细致甚至繁琐。
每次去银行都要带着各种证明、签很多字,现在甚至要拍照,这些本来都可以理解。
但很多时候,银行却无限放大这种操作,从严谨变成了苛刻,总是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
比如证明你和你老公是夫妻、你和你儿子是父子,就算拿出结婚证、户口本都没用。
这次往返千里开证明,却被银行直接拒绝承认的事情,更是让当事人气愤又无可奈何,只能对簿公堂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状告银行有理有据
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名叫马学军,出生在甘肃省的一个小村庄。
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马学军和妻子结婚后就毅然决然的离开老家,来到了昆明。
夫妻俩都是能吃苦的人,打了几年工后存下了一笔钱,就想开个店,自己当老板。
租房开店后,虽然更累了,但付出总有回报,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夫妻俩手里的余钱越来越多。
马学军夫妻俩就去银行,用马学军的身份证开了一张银行卡,只要手里有钱,就存到这张卡里。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马学军的妻子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太过劳累,身体开始不舒服。
病情发展的很快,妻子只能长住到医院。
为了给妻子治病,马学军就想把这几年攒的钱取出来,没想到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让马学军焦头烂额。
可能是银行卡办的时间太久,期间只是存钱从来都没有取过,这张卡的密码马学军记得不是很清楚。
在自动取款机那里,马学军连续输入了三次密码都是错误的,这张卡就被锁住了。
马学军就找到了柜台,想要申请修改密码。
没想到银行柜员在核对马学军的身份证信息后,说是和系统里的不符,他需要到户籍地开具证明才可以。
马学军听完就傻眼了,自己的老家在甘肃,往返一次就要上千公里,老婆还在医院里急着用钱,自己这一走,妻子怎么办?
但不管马学军如何询问,银行都只有一个回复“必须回户籍地开具证明”。
没有办法,马学军只能将妻子托付给别人照顾,自己连夜买高铁票回老家开证明。
但是没想到的是,当马学军拿着辛辛苦苦开具的证明再次回到银行时,银行还是不让他修改密码。
理由是“证明上面盖的是红章,不是钢印”。
马学军就纳闷了,证明上盖的是红章还是钢印,是公安机关的事儿,他又不能强求。
只要保证印章是真实的不就可以了,凭什么不让他改密码取钱。
在他反复追问下,银行还是不肯同意给他更改密码。
不过又给出了一个理由,说是身份证和户籍上的照片衣服不一样。
马学军听完更加气愤,这么荒唐的理由,银行怎么能说的出口。
他认为银行就是看自己是一个小老百姓,不想着解决问题,光想着各种推脱。
一气之下,马学军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但在开庭后,银行陈述的拒绝理由却和给马学军的又完全不一样了。
银行方面的代理律师说,马学军身份证中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都和银行系统里的相符,但照片却是一名女性。
马学军在法庭上也被这个信息惊到了,自己是个男的,怎么到了银行那里就成女的了呢!
银行认为,自己的系统是与公安部联合建立的,当出现客户信息不符时,自然拒绝办理该用户的业务,是合法合规的。
但在马学军律师提出,自己的当事人已经提供户籍证明时,银行却避之不谈,只强调自己的做法是合规的。
就在双方为这件事争论不休时,马学军的辩护律师说,银行在为储户办银行卡时,除了需要录入信息,还要储户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看当初留下的复印件就清楚了。
没想到银行就轻描淡写的说,因为时间太长,复印件已经没有了,一切都以内部系统的录入信息为准。
面对银行这种避重就轻的行为,马学军也非常气愤。
银行把问题推给公安局,公安局又说这是银行的错,两方互相推来推去,自己的问题就是不给解决。
为了这件事,马学军的店都关了,他认为这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应该由银行负责。
银行方则表示,他们对所有的储户都一视同仁,按流程按规章制度办事,自己没有责任。
最后法院一审判决的结果为,马学军提供了身份证和户籍证明这两样真实有效的信息,银行应该立即为马学军办理密码修改业务。
但马学军提出的赔偿要求和银行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予支持。
虽然对判决结果不是百分百满意,但解决了目前马学军最重要的问题。
马学军碰到的问题不是个例,除了不认可证明外,银行还会让储户开具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证明。
亲属关系户口本难证
一名男子为了给老父亲办社保卡,跑了很多次银行就是办不下来。
刚开始的时候男子一个人去银行,带着自己和父亲的身份证,银行说不是本人无法办理。
于是第二次,男子就搀扶着老父亲到了银行,但银行还是拒绝办理,说无法证明他们是父子。
男子马上自己回家,拿上了户口本,银行还是不给办,说必须开一张证明。
户口本都证明不了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什么才能?
一张纸的威信力居然比出生就必须办的户口本都管用,那当初为什么还要给每个新生儿上户口呢?
这样奇葩的事情无独有偶。
小李是带着自己12岁的儿子,想给自己的儿子单独开个户,平时把孩子的压岁钱、零花钱存进去,当做成长教育基金用。
虽然想的很好,但银行就是不给办理。
刚开始和上个故事里一样,拿着身份证不管用,要拿户口本,等户口本准备好了,又要孩子的出生证明。
等翻腾一圈终于把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都带好了,又被银行通知去派出所开一张证明,证明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儿子。
像这样为了开一张卡、办一项业务,频繁跑银行的人数不胜数。
不知道是工作人员不一次性说清需要的东西,还是银行的规章制度说变就变,反正就是折腾人。
面对这些不知所谓的证明,前几年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再要求储户开具类似的证明。
但有的地方有的银行依然我行我素充耳不闻,类似的事情还时有发生。
开证明都是小儿科,死去的人还在贷款,却让活人还的事儿,也是银行干出来的。
死后两年居然还负债
刘大妈在老伴儿去世两年后,突然有一天接到了银行的电话,说她老伴儿两个月前在银行贷款5万,马上就要逾期,让她赶紧偿还。
刘大妈一听就认为对面的人是骗子,自己的老伴儿都去世两年了,哪来的贷款,还是前两个月的。
没等对面说完,刘大妈就挂断了电话,也没当回事。
没想到过了一周左右,刘大妈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说因为她老伴儿欠银行钱不还,银行就把她告了,如果坚持不还钱就要强制执行。
刘大妈到了现在也是一头雾水,根据传票上的信息找到了银行,认为自己把事情说清楚就能解决。
找到工作人员后,刘大妈就说自己的老伴儿已经去世两年了,不可能再贷款。
没想到银行拿出了贷款合同,刘大妈一看,确实是他老伴儿的信息。
不过老伴儿不是贷款人,是担保人,因为贷款人还不上钱,银行就找担保人了。
虽然信息是真的,但老伴儿早就去世了,怎么可能来办这件事。
银行工作人员根本不听刘大妈说什么,就要求她还钱,刘大妈就说那报警吧,反正我不还这个钱。
听到报警两个字,银行的态度马上就变了,和刘大妈说他们再核实一遍,但没提法院的事儿。
刘大妈当然不同意,正好她也认识贷款合同上的当事人和另一个担保人。
不顾银行的劝阻,刘大妈给这两人打了电话。
听到事情原委后,两个人很快就到了银行,当场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贷款、也没有担保此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看到当事人都在场,银行方面已经不能敷衍了事、含糊其辞,只能承认是自己搞错了,马上到法院撤销告诉。
看到这里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个去世的人给莫须有的贷款担保的事情,背后就是个人信息被盗用。
我们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提供了很多自己的私人资料,银行若是想滥用、盗用,我们根本就察觉不到。
在之前新闻中,更是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名下有某家银行的账户。
追根溯源,发现和自己一样情况的人居然有一千多个,都是银行借助代收学费获取的个人信息。
虽然这件事情的相关负责人都受到了惩处,但银行泄露储户个人信息、私自盗用储户个人信息也已经是板上钉钉。
结语
银行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涉及的业务、办事的流程也不断更新。
毕竟银行和金钱直接挂钩,而钱和每个人的生活又息息相关。
业务办理时繁琐的步骤可以接受,但无用的证明、刻板的态度,面对问题只知道推诿的办事方式,都让银行变的越来越不值得信任。
尤其是层出不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被盗用的事情,让这样的情况雪上加霜。
面对现在的种种弊端,银行已经意识到,并且相应的的变革也在进行中。
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要求下,银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更加严密。
合理简化办理业务时的繁琐步骤,让各种奇葩证明彻底退出舞台。
银行也要在新的现实需求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重新建立加固储户对银行的信任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