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益于电池企业出海加速,中游材料企业海外布局正在提速,尤其是2023年以来,在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下,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中游材料领域出海布局动态就已有14项。
远景动力南卡工厂厂址 图/远景动力
当前,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展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施路径。作为标配,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市场需求正快速扩容。
从未来发展前景来看,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未来发展一路向好,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正吸引着新企业不断入局,玩家越来越多,竞争状态也随之充分。以正极材料为例,EVTank在《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中指出,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全行业规划和开建了大量的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产能,预计在2023年开始逐步形成有效产能,未来磷酸铁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竞争将异常惨烈。
国内市场内卷严重,海外市场电动化转型之路全力开启,相关车企陆续发布的新能源战略以及不断加码的扶持政策,为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外拓方向,打开了一片新的发展天地。
电池厂:走,出海去 !
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国电池出口已然取得一定成绩。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出口总额3426.5亿元,同比增长86.7%。今年1-2月,全国锂电出口总额达到706亿元,3-4月则升至754亿元。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另一组数据显示,5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共计11.3GWh。其中三元电池出口7.6GWh,占总出口67.2%;磷酸铁锂电池出口3.7GWh,占总出口32.6%。
亮眼的电池出口数据背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基本上是跟随整车出口,同步进入海外市场,也就是说电池出口成绩,主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快速提升。”其进一步表示,国内电池厂海外建厂速度目前相对于日韩,特别是韩系企业速度要慢,但未来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容,国内企业出海速度肯定会加快。
近日,电池网对国内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进度进行了梳理,从2023年的最新动态来看,有5个项目最新官宣筹建:2023年6月,蜂巢能源拟在泰国筹划模组PACK组装工厂;国轩高科拟在摩洛哥投建电动汽车电池厂,规划年产能100GWh;5月,派能科技公告拟与意大利Energy投建储能工厂;3月,豪鹏科技官宣将在越南投建电池制造基地;2月,国轩高科与InoBat合资电芯及Pack工厂签约落地欧洲。
除了新项目的落地,2023年以来,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孚能科技也陆续更新旗下海外基地筹建动态。
2023年6月,亿纬锂能宣布,拟不超99.71亿元人民币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资建设乘用车大圆柱电池项目;孙公司亿纬锂能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与PKL及其控股公司G&C UTAMA SDN BHD就购买标的土地事宜签订购地协议。同月,远景动力美国南卡工厂破土动工;日本第二工厂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4月,孚能科技和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合资电池企业投建的土耳其电池工厂奠基。
综合电池网统计,从国内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整体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数量已达28个(包含电芯、模组PACK工厂),其中,20个工厂公布了规划产能,总计超过506.5GWh。
在梳理海外建厂动态时,电池网发现,电池企业在出海布局的同时,正呼朋引伴,吸引并迫切需求国内材料企业的到来。
今年2月公告出海印尼的海亮股份曾明确表示,中国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为贴近市场,规避贸易壁垒风险,降低关税和运输成本,寻求享受欧美动力电池本土化政策红利,积极寻找海外生产基地,并构建全球供应链,急迫需要国内铜箔等供应商一并前往海外建设生产基地。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十分看重公司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发展铜箔战略定力,积极邀请海亮成为其海外铜箔供应商。
材料商:好,我也来!
可以说,受益于电池企业出海加速,中游材料企业海外布局正在提速,尤其是2023年以来,在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下,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中游材料领域出海布局动态就已有14项。
其中,龙蟠科技、海亮股份、格林美、比亚迪、华友钴业、璞泰来、诺德股份、新宙邦、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均公告已有项目规划,天赐材料、长远锂科、厦钨新能、道氏技术等4家上市公司分别官宣投资设立旗下公司,以期在海外落地相关材料产能,就近供应下游客户。
华友钴业在介绍海外布局时表示,公司拟在匈牙利阿奇市投资建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绿色智造工厂,工厂产品将满足CATL、EVE、AESC、LGES等电池厂客户需求,有望应用于宝马、大众、雷诺等欧洲车企的新能源汽车。
同样,龙蟠科技也介绍称,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与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力神、亿纬锂能等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全球锂电池行业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电池客户陆续开始进行海外产能布局阶段。龙蟠科技强调,通过积极扩大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现有客户和未来潜在客户的需求,提升公司在锂电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今年有海外落子计划的企业,于去年官宣拟在印尼落地项目的贝特瑞也在6月20日公告,公司优化印尼项目建设方案,将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地点由“印度尼西亚Morowali县IMIP工业园区”调整为“印度尼西亚Morowali县IMIP工业园区和中爪哇省三宝垄市的肯德尔工业园区”,其中IMIP工业园区建设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半成品产线,肯德尔园区建设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成品产线。项目总投资金额4.78亿美元不变。
不仅仅是贝特瑞,率先实现海外建厂的正极材料生产商容百科技也于5月29日再牵亿纬锂能,与其达成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将携手共同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在公司全球化布局方面积极推动海外基地的建设,满足海外市场供应链本土化需求。
“公司欧洲瑞典锂离子电池湿法及涂覆隔膜工厂项目建设正顺利推进”,日前,隔膜生产商星源材质在调研活动中也介绍道,未来公司也将规划其他境外生产基地,积极布局建设全球产能。
此外,5月10日,新宙邦还发布消息,波兰新宙邦4万吨电解液项目成功试产,二期扩产已提上日程。
产业链剑指全球市场
不得不说,在电池产业海外频频落子情况下,国内材料企业出海建厂对其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强链补链作用,让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在海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增加了电池企业在成本控制、供应保障等方面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材料企业频频出动之前,国内装备企业早已闻风而动,利元亨、先导智能等一批装备企业也开启了海外市场的布局。
其中,在5月份举行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活动中,利元亨强调,公司一直以战略性眼光布局全球市场,成立了统筹全球业务的上海子公司,并先后在德国、 波兰、瑞士、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成立了子、分公司或办事处,目前公司在惠州、宁德、南通、波兰、加拿大等地设有生产基地,智能装备研发实力以及生产制造实力能够满足全球客户大规模交付需求。
先导智能在4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德国工厂主要面向欧洲市场提供非标装备产品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成为公司本土生产、加工、服务能力的重要力量。
近日,中鼎集成常务副总李小兵在与电池网交流时也介绍道:“中鼎集成从2018年就开始逐步走出海外,从东南亚开始,现在已经正式推到德国,整个海外的项目现在有七个正在实施的过程中。”其进一步介绍,为了配合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出海,公司在匈牙利注册了一家公司,负责今后整个欧洲市场。
除此之外,国内资源端企业的海外投资动作更是从未停止过,从澳洲到美洲,再到非洲,不是在买矿,就是在抢锂的路上。更有媒体报道,非洲锂矿,几乎被中资一扫而空,已知的有9座锂矿被中资或控股或包销。可以说,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已拉开大网,蓄势待发。
剑指全球!可以预见,已在国内打造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优势的中国企业,在接下来的全球市场拓展中也将迎来属于中国的全球制造,与此同时,伴随日韩企业同步出海布局,国际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