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严守安全底线
新区化工园区“四强化”筑牢安全防线
中国甘肃网6月30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张建平)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守安全底线,压紧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强化源头管控 筑牢项目准入安全防线
化工园区坚持以最严标准抓项目准入审查,建立专家库,从产业政策、产业规划、技术水平、安全理念、生产经验、资金保障等六个方面,对入驻项目进行全方位审核,严禁“三高两低”项目进入。按照化工企业生产特点,对项目用地提出约束性指标,根据项目总平面布局及工艺流程审查与安全评价审查意见,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立“开工—建设—试生产—投产”全过程安全监管体系,先后指导142个项目完成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76个项目完成试生产安全诊断,确保安全设施与生产装置同步投运,项目建设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强化流程管理 重视隐患排查整治一线
纵向建立“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化工园区”三级安全监管体系,横向构建“督导检查—专家诊断—企业自查”安全工作体系,重点加强企业生产、使用、经营、储存等关键环节安全风险把控,严防企业“带病”投产。
采取多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模式,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提升执法精准度,强化行政处罚力度,对隐患问题久拖不改、表面整改、假整改的果断进行处罚,对消防、特种设备、应急装备及预案、重大危险源管控不到位的实行“一票否决”。
依托省应急厅专家指导服务团队和园区专家智库资源,全方位跟进、全链条监管危化品项目关键环节,建立重大风险源分级分类管控机制,从工艺设计、安全仪表系统等多方面,彻底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强化责任落实 巩固齐抓共管安全战线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责任压实到领导、部门、属地、企业、员工身上,健全制度,盯住人、盯住事、盯住岗,从细微处入手,强化教育和警示,切实把好安全生产关口。
依托化工园区实训基地等平台,定期举办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特种作业岗位培训等,重点加强政策法规、安全责任、风险防范等方面培训指导,切实提高化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安全风险意识,保证重点监管工艺操作人员100%持证上岗。
制定安全生产各方责任清单,厘清行业、属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边界,推动形成行业、属地、企业间协同作战的“大安全、大应急”格局,仅今年就先后开展联合大检查大排查10余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问题533项,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发生。
按照“改造提升一批、停产整顿一批”的思路,组织开展入驻投产企业安全设计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倒逼企业对安全设计内容进行改造提升,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秩序,系统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强化服务保障 守牢安全生产工作底线
创新“监管+服务”“专家+执法”工作模式,引进化工工艺、安全环保专业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业化服务团队,聘请第三方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对投产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70余次。
建成化工园区智慧应急管控平台,链接企业DCS(集散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以及自动调节控制和报警联锁控制系统,全面实现对化工企业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操作岗位、安全仪表数据等信息的动态监控监测,并与省级平台统一对接、信息互通、协调联动,形成快速预警、信息共享、及时响应的智能化、信息化监管体系。
建成以化工园区突发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库、消防站、气防站(医疗救助站)以及专精特新消防驻勤点为主体的“一库两站多点”消防救援网络。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中川机场、国储油库和中石油西南管道3支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定期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形成“企业10分钟自救、化工园区20钟抢救、新区30分钟补救”的三级应急救援体系。
化工园区将持续树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从严从紧把牢项目准入关、环保关、安全关,认真细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系统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健全完善智慧应急管控平台,全力推动化工园区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加快将化工园区建设成为创新园区、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和低碳园区,着力打造成国内化工园区示范和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