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跑”的液化气罐看着真悬
原标题:“满街跑”的液化气罐看着真悬(主题)
市民呼吁治理游商别“一刀切”(副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 景一鸣
夜幕降临,次渠南地铁站外的“夜市”热闹起来,游商的三轮车连成一排,四周渐渐围拢起食客。有市民反映,近期银川发生的燃气爆炸事故令人揪心,眼看一个个斜挂在三轮车上的锈蚀不堪甚至凹陷变形的液化气罐,大家也有些提心吊胆。据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接诉数据,近日液化气罐安全隐患问题的投诉中,就有四成多是关于游商的,地铁站周边、小区门前成为集中投诉的点位。
记者根据举报线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发现各区、各街道目前正在大力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问题,但游商携带液化气罐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治理面临不小的难题。市民呼吁,治理游商别“一刀切”,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应注重引导和帮扶,尤其需要关心和解决商贩的特殊困难,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液化气罐左摇右晃 皮管满是油污裂纹
6月27日晚,记者来到地铁新宫站,站外游商携带液化气罐经营的问题被市民多次“点名”。在站外十字路口记者看到,虽然已是深夜,路口周边的游商仍三三两两,液化气罐成了“标配”。一名售卖手抓饼的游商如惊弓之鸟,时而忙着手里的活儿,时而警惕地观察四周,忙完几单生意就要换一个地方。她的三轮车上歪歪扭扭地捆绑着一个规格为15公斤的液化气罐,随着行车颠簸或拐弯,液化气罐左摇右晃。
攀谈中这名游商坦言,现在城管执法严,她不得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记者看到,在她的三轮车上,连接着炉灶和液化气罐的皮管黢黑,已经包满了油污,皮管弯折的地方有老化的迹象,外皮上密布着多道细细的裂纹。当记者问管子是不是该换了时,她面露不悦,“你可别乱讲,这咋会炸嘛!”
6月28日晚,记者根据举报线索来到金隅丽景园小区8号楼下,只见做铁板烧、手抓饼的三轮车也聚成堆儿,在小区路灯的照耀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油烟直奔着居民楼去了。居民张先生说,大家反映过多次,过去投诉的问题主要是油烟扰民,不过近期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隐患。
气罐“陪跑”灶台冒火 执法人员格外慎重
6月27日晚10时许,文学馆路上“炊烟袅袅”,一辆卖铁板烧的三轮车停在路边,两名游商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警觉地望着四周。不多时,一辆卖串儿的三轮车由远及近,小车一路颠簸,车上的灶台还冒着火,斜挂在车旁的液化气罐摇摇晃晃。连接着液化气罐的皮管子竟然已经拖地,正在送气的皮管子一路摩擦,车上的游商毫无察觉。
“别跑了,这块还行,没人查呢。”见赶过来的游商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同行赶紧安慰。在随后的观察中记者发现,为了躲避执法,游商多是两人搭档,一人在灶台旁忙着经营,另一人在车上不下来,一旦有“风吹草动”便驱车狂奔,任车后的锅上还翻着滚油,任灶眼上还开着最大的火力,全然不顾液化气罐可能爆炸的危险。
在各区的走访中,很多执法人员都注意到了类似现象。他们告诉记者,各区各街道目前都在加大执法力度,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夜班值守,盯到凌晨三四点的情况非常普遍。因为这些车上有液化气罐,所以他们执法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格外慎重,“现在更多的是通过长期定点值守外加巡查,打消游商在辖区无照经营的念头。考虑到市民和游商的安全,‘突然袭击’是行不通的,太危险了。”
罐藏小区里 居民心慌慌
育慧里二区居民反映,小区里租住着一户游商,液化气罐平时就放在车上,紧挨着居民楼,近期天气炎热,楼上居民提心吊胆。6月27日,记者来到育慧里二区,只见游商使用的三轮车正紧贴居民楼停着,另一侧则是居民平日休闲纳凉的小花园。车里放着剩余的食材,车上有一个突兀的物件上盖着布,一根皮管从布的下面露了出来,连接着车上的灶台。居民指认,这块布盖着的就是液化气罐。接到举报后,属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派出所共同赶到现场,经查,被布盖着的物件的确是液化气罐。随后,现场执法人员随即督导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并指导小区管理部门加强相关问题的排查和有效整治。
记者观察发现,游商多租住在老旧小区,在不经营的时候,挂着液化气罐的三轮车都停在小区里,由此便把安全隐患从街头带入了楼院儿。走访中,各区各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普遍提到,这种情况的治理难度也比较大,一是老旧小区普遍居住密度大,必须制定周详的计划以保障群众的安全;二是进入小区的游商三轮车一般只是停放,不涉及经营行为,处置所依据的法规尚不够明确。
另外,执法人员反映,很多游商都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的液化气罐是从正规液化气站购买的。“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没有专业能力处理液化气罐,我们暂扣的液化气罐最终还是要交由燃气公司回收处理,随后游商又可以轻易从合法渠道购气。无法从源头杜绝游商购买气罐,也难以监管商贩非法改造灶具和接管,这样就很难排除安全隐患。”
治理与帮扶别成“单选题”
同一个游商,记者盯守了两晚,这名游商带着一个小孩,孩子突然问记者昨天是不是也来过,然后兴奋地说:“爸爸,咱家有回头客了!”孩子的眼里充满欢喜,但记者却感到无比心疼。记者面前的不仅是一个携带安全隐患的游商,也是一个支撑着家庭正在讨生活的人。如果被依法查处取缔,他和家人的生活会不会因此陷入困境?但是,如果车上这个锈迹斑斑的液化气罐突然出现意外,接下来的情况会不会更让人痛心?
另一名游商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无奈。他过去是游商,2019年终于攒够了钱,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有了合法的经营渠道,本以为生活终于好起来了,“哪想到三年疫情又把我打回了‘原形’。”
不仅是这两名游商,在短短一周的探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不少类似的情况。面对游商使用液化气罐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各街道大多采取的是严防死守的办法,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2022年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并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个体工商户条例》同时废止。对比新旧行政法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当中,突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表述,体现了放管结合、并重的要求。
过去三年,很多本已步入合法经营行列的个体工商户被疫情击垮,从而转为游商重操旧业。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有经营意愿,同时受百姓欢迎的游商是否也只能“一刀切”取缔了之?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第二十八条当中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纾困帮扶措施。
可见,对于游商的管理,各相关部门除了处罚,也有引导和帮扶的职责。此前,北京各街道对游商进行引导、帮扶的案例不在少数。早在2009年,和平里街道曾针对一些从事受居民欢迎“小服务”的游商,由属地街道制定标准,将其纳入便民生活服务圈的政策予以鼓励。无独有偶,2018年,龙潭街道试点为游商提供对口帮扶车,准入的游商可以使用东单菜市场的营业执照,定点定时售卖蔬菜、农产品,既解决了游商的去处问题,又为百姓提供了便利。近日,记者也从多个街道了解到类似案例,比如对于个别生活有困难但可以提供安全食品的游商,街道想办法为其提供经营条件。“不过从全市层面来看,目前还缺乏具体的引导帮扶标准和规定。”不少基层工作人员表示。
市民呼吁,严格执法消除安全隐患与帮扶困难群体解决民生难题并不矛盾,治理游商不应成为两难选择,相关部门应多想办法解决痛点,比如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加大对从事早餐、农产品销售等民生刚需群体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大对于破坏市容环境、社会治安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疏堵结合,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