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版图狭长,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的省份。虽然身材细长,但是内蒙古却并不弱小,土地面积全国第三,常住人口也超过了2400万人,当然了实际中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内蒙古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衡,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地广人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12个盟市中仅有6个盟市的常住人口超过200万人,其余6个盟市的常住人口均低于200万人,其中乌海市、阿拉善盟的常住人口低于60万人。考虑到这两个盟市的基本情况其实也可以理解,尤其是阿拉善盟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人口规模不可能大。如果从县级行政区来看的话,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低于10万人的县比比皆是。
再回到12个盟市本身,有些盟市不仅人口少,辖县(旗)也少,比如乌海市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仅设3个区不辖县,全市常住人口55万人;阿拉善盟虽然面积广阔,但仅辖3个旗,全盟常住人口仅26万人。作为地级行政区建制,行政成本明显偏高,略显不合理。
而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呼包鄂地区,呼和浩特、包头两市的面积偏小、辖县偏少,不利于其最大限度发挥经济强市的辐射力,盟市数量偏多,经济腹地不足,行政壁垒也不利于三市的经济融合和协同发展,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两市的存在并非不可缺少。
近几年精简小县、优化区划的声音一直不曾间断,可见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划调整,以下为作者的一些设想:
乌兰察布全境并入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鄂尔多斯、包头两市,虽然有人口优势,但是没有两市的资源优势,再加上区划面积偏小,都限制了其经济发展,而且其市区居于东端,直面乌兰察布市的多个旗县。乌兰察布全境并入呼和浩特市后,呼市将获得面积广阔的经济腹地,利于呼市发挥首府影响力,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在体量提升的同时,对于这些旗县的发展而言也是利大于弊,行政壁垒的消除也可以让呼市实施更为合理长远的发展规划。
通辽市瘦身,兴安盟设市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西接蒙古国,东接吉林省,地理位置关键,内蒙古自治政府最早就诞生于此,拥有优秀的革命传统和光辉的历史,目前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区,属于一个地小人少的盟市。
将通辽市的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划归兴安盟后,可以改设兴安市,而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的人口相对较多,经济实力也比较强,一方面可以壮大兴安盟的体量,一方面兴安盟设市后也可以全力向西发展,南北两头带动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两个人口大县的发展,这两个县虽然人口比较多(常住人口均超过20万),但是经济实力非常弱,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阿拉善盟并入乌海,包头西扩,鄂尔多斯瘦身
设想方案:阿拉善盟全境,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巴彦淖尔市的临河区、磴口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全部并入乌海市;巴彦淖尔市的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划归包头市;
乌海市虽然面积仅有一个县的大小,但是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城市,乌海市的经济实力并不弱,反而可以说是很强,目前夹在鄂尔多斯与阿拉善盟之间狭小的空间内,从长远来看没有多少发展空间,只能在资源城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东边的鄂尔多斯市,可以说是全国的明星城市了,但是其一家独大并不利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整体经济发展,适当瘦身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自身发展高速、乌海市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帮助乌海市成为自治区西部的另一个经济中心。
乌海市扩容后,向西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实际发展中主要还是得向东,加强与呼包鄂的经济联系,以东部的经济优势慢慢治理和改善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此来实现长远发展。
鄂尔多斯市瘦身后,虽然面积看似少了很多,但在经济层面其实影响并不大,西部的三个旗中仅有鄂托克旗属于经济强县,整体实力下降有限,呼包鄂的三足鼎立关系依然非常稳固。
包头市西扩后,扩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也可以更好地将经济影响力向西扩展,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包头市在经济发展中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以上仅为作者个人设想,请大家理性讨论,不要过度理解!
对此,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