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王公逸
矗立于海边的新加坡圣詹姆斯发电站,始建于1926年,伴随大规模发电推动生产力,曾见证了这个岛国的工业辉煌。
这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建筑,如今已是戴森的全球总部。界面新闻受邀来到这里,了解到了戴森产品研发的幕后故事,亦窥见了戴森对科技未来的畅想。
戴森保留了圣詹姆斯发电站的红砖外墙,建筑内部的黑色梁架与挑高空间,都在讲述着这里的工业历史。戴森选择维持了原有的工业开放感,并在大厅中央加入了黑色旋转楼梯,贯穿四个楼面,进一步增强纵向的延伸感。
在这个13006㎡的空间内,戴森为员工们提供了视野与体感都相当开阔的办公体验。
开阔之余,戴森设计了原木色的地板与墙面,辅以耸立的室内巨型绿植,意在强调属于科技公司的那份活力。
当然科技感最直观的呈现,绕不开大厅中所陈列的戴森电动汽车。
这辆被命名为N526的EV,拥有科技感十足的流线设计,本计划于2020年推向市场,但在投入上亿英镑的研发资金后,最终因为成本等原因宣布放弃量产。
戴森并不掩饰这款“失败”的产品,还将其放在了新加坡总部进门最显眼的右手处。正如界面新闻采访戴森智能产品负责人Li Rui时所说的那样,“解决消费者的实际痛点,永远是戴森最先关心的问题,其优先级甚至超过了产品设计本身。”
戴森工程师的这番论述有些出人意料。要知道,不论是戴森吹风机还是空气净化风扇,无叶设计都改变了传统产品的工程规则,成为戴森诸多爆款产品的标志性造型。
但这些“很酷”的设计,在戴森的方法论中本质是服务于功能。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也表示,“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它看上去好看或者酷,而是要解决现实痛点的问题。”
因此,即便近年来扫地机器人市场增长迅猛,戴森并没有选择快速迭代产品,而是于今年五月才推出了戴森360 Vis Nav™吸尘机器人。我在新加坡看到了这款新品,目前在国内尚未发售。
戴森360 Vis Nav™吸尘机器人看点有二:
- 其一,增加了智能边刷,当机器人感知到边角清洁时,机身侧面会自动伸出一个红色边刷;
- 其二,这款产品支持自动绘制灰尘地图并调整吸力。
不过,市面上不少同类产品都拥有类似功能。对此,戴森智能产品负责人Li Rui自信地表示,差异在于细节和效果。
比如尽管这款吸尘机器人同样支持边刷,但戴森在反复试验后发现,边刷并不是边角清洁的终极方案。在边刷的基础上,戴森360 Vis Nav™吸尘机器人加入了空气通道吸尘,这一组合才达到了让工程师满意的清洁效果;又如灰尘地图,戴森实际采用了360度纯视觉感知方案,背后是其自研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
在细节中不断提高实用性,这样的创新思路在戴森产品上随处可见。
为了在吸尘过程中看见肉眼不易察觉的灰尘,市面上的吸尘器往往选择用LED光源照亮地面,但戴森却推出了光学探测技术,支持做到照亮灰尘而非地面。此外,光束会在吸头前方形成90°宽视野并刚好覆盖吸头25cm的宽度,作用在于帮助用户规划清洁方向。以我的实际体验来讲,看似相同的功能,戴森凭借对细节的不断优化,效果差异显著。
以核心科技解决用户痛点、优化产品细节,这或许可以解释戴森360 Vis Nav™吸尘机器“后发制人”的那份自信。
但对于机器人项目,戴森还有更大的野心。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其地板清洁品类副总裁Charlie Park表示,戴森正在加大投资,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化产品问世。
落实到研发思路上,戴森给出了更多的细节。
从软件层面来说,戴森采用了规模化敏捷框架(Scaled Agile Framework),在应用开发阶段引入自动化来频繁向用户交付应用(CICD),即针对机器人产品,戴森会不断进行OTA更新。
这是目前大型科技公司的通用做法。不论是特斯拉还是苹果,都会选择空中更新OTA来优化产品的核心体验。戴森智能产品负责人Li Rui也谈到,即便硬件没有改变,经过软件OTA,消费者手中的戴森机器产品能够得到持续进化,甚至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
戴森机器人产品会有怎样的应用,这些未来项目尚不可知,但他们的起点一定都绕不开戴森的研发中心。
在新加坡,戴森拥有不同的科技中心实验室,囊括了声学、气流、环境、头发等等方向,覆盖戴森产品的方方面面。
投资超过1000万英镑,戴森在这个声学实验室研究产品发出的一切声音,测量范围覆盖了从低至耳语一样的30分贝再到相当于飞机发动机轰鸣声的130分贝。
借助声学实验室,戴森工程师在前期发现了风扇会产生1000赫兹的声音,并采用亥姆霍兹共振消声器去除了这一频率的声音。也因为戴森对于声学实验室的巨大投入,戴森最新款空气净化器“Dyson purifier big+quiet formaldehyde”在能够净化百平超大空间的同时,最大噪音仅为56分贝,这是目前戴森最安静的空气净化设备。
而在头发实验室内,戴森重点研究影响发质好坏的因素。这里摆放着上百种不同发质的头发,通过戴森真实成像测试算法机器,突出特定发型的关键特征。
界面新闻也走访了环境、气流等实验室,前者主要进行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压力测试,后者用于收集和测量戴森净化风扇产生的气流数据。一个细节是,在气流实验室内,不仅能看到设备的总输出功率,还能测量经过产品不同部件的气流数据。
对于创新中的细节,戴森在这一个个实验室内反复打磨,才有了吹风机速干的效果、吸尘器光学探测的清晰以及大功率空气净化器的静谧。
在探访各个实验室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都会提及戴森的“发明家精神”。
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曾在制作了超5127个模型后,才成功开发出不需集尘袋的双气旋真空吸尘器。而如今,通过这些投入巨大的实验室,戴森都在鼓励工程师们不断尝试,形成了戴森独有的工程师文化——包容创新、相信年轻人。
在与多位戴森工程师交流后,我发现毕业后就加入戴森的工程师不在少数,任职超过十年的工程师也相当普遍,其中工程师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研发之外,生产也是戴森产品的另一重要环节。
探访过程中,我去到了戴森新加坡先进制造中心,这里专门生产为无绳吸尘器、吹风机等一系列戴森产品提供动力的数码马达(戴森产品的核心零件)。
这些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拥有300多个自动化机器人以及3D视觉感应设备,平均每2秒就能产出一颗戴森数码马达,其中也包括了G5马达。这是戴森目前最强大的马达设备,转速为每分钟135000转,最多可达F1发动机的9倍,比喷气式发动机还快30倍。
最终这些表现强劲的马达会去往世界各地,解决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痛点。
新加坡总部、研发中心、先进制造中心……戴森这里的故事实则都拥有一个母题:追求细节,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工程师们在开放的环境中提出一个个创意,然后被送进各个实验室小心验证,最终将反复打磨的方案送上高精尖的自动产线。
离开戴森新加坡总部时天色已暗。戴森对于细节、痛点、创新的追求,也希望会像圣詹姆斯发电站的红砖外墙那样,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