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任正非成了一个不能质疑的对象!
昨天,我在跟一个创业者聊创新的时候,提到了重视公司所有员工想法的话题。这个创业者做的是服装领域,在电商以及短视频的冲击之下,业务基本上是半死不活。自己也想过创新,比如从原材料上出发,用工业麻来生产服装,衣服不仅抗菌,而且还能吸汗。好处多多,但是销量一般般。
这个创业者主要是想听听我对创新的一些看法,我也根据自己听到的一些东西,又结合现在的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给出了几个方向供这个创业者选择。与此同时,我也鼓励创业者多听听员工们有什么想法,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获取灵感的来源。
假设你的公司现在有100个人,每个人提出一个建议,也许有99个人提出的建议要么不靠谱,要么太过时,但是只要有一个人提出的建议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只需要将这个建议完善,就可能帮助公司再上一层楼。
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我们是老板,就看不起员工们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太一样的,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些想法对于公司而言,可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正因为这件事的启发,我才想起来了任正非曾经开除掉了一个北大毕业的新员工。这个新员工刚进入华为,可能是想引起任正非的注意,因此就对华为的战略写了一份万字的建议书。
不管站在员工的角度,还是站在任正非的角度,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初入职场的人看多了快速升迁的偶像剧,因此,想要通过一些举动获得老板的关注,这是情有可原的。对于老板而言,特别是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一定会有很多年轻人想要给任正非提建议,希望获得关注。
只是没想到的是,任正非的态度给所有新员工来了一个下马威。任正非建议这名新员工有精神病的话就去医院看病,没病的话,可以辞职了。
任正非为什么要这样回应呢?让一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如此尴尬。
任正非的本意是希望员工在不了解公司业务的时候,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不要给公司提建议,特别是战略方向上的建议,这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当然理解任正非的这种用意,但是任正非的这种行为也是存在负面效应的。他会让那些对于公司业务很熟的员工也不敢轻易提出建议,他们害怕万一提错了,自己不仅得不到重用,还有可能被辞退,何必呢?会让很多员工内心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最终会让华为的小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
我从来没有说新员工给华为提的建议一定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愿意帮助公司的行为是积极的,应该提倡,而不是被打压。这是我的基本看法,也是我昨天在文章里着重强调的。
即便如此,我依然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批评。他们认为任正非做的对,公司就不应该留下那些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对公司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还有网友直接怼我:这就是你成不了任正非的原因。
站在网友的角度,他们说的也没问题,毕竟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认知来看待这个世界。
我从来都没有否定过任正非的个人能力,也不会自不量力到去跟任正非比成就。我只是针对于发生在任正非身上的一件事,发表一下我个人的一点意见。如果你是创业者,感觉这个观点有道理,可以在公司里尝试一下。如果感觉没道理,你就还学习任正非的处事风格就行了。
当然,这可能也跟我的工作有关,我会对过去发生的一些事结合现在的发展趋势来作出一些思考。我也只是希望给那些真正的创业者一点启发,这就够了。
没有人会永远是对的,任正非做不到,我更做不到。我希望看到这里的创业者都能够培养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因为别人是权威就不敢去质疑。
科学的进步其实就是有人在不断质疑,最终才有了如今的理论体系。创业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不是鼓励大家成为杠精,而是针对特定的事情,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更何况,时代是在发展的,10年前正确的行为,放到现在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因为创业江湖的系统已经升级。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与重构”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要想破局突围,必须颠覆原有商业模式,重构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