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身“ 豪门”的合资险企中英人寿终于换了新面孔。
优财壹号获悉, 原中信保诚人寿副总经理崔巍, 已正式赴中英人寿上任,出任中英人寿临时负责人。
此前,俞宁作为中英人寿总经理,已经长期服役。 近期,在中英人寿工作多年的保险老将俞宁发布了全员告别信,根据告别信的内容,此次人事变动是俞宁主动离职的结果。俞宁“想要出去看一看、闯一闯的愿望,希望能够有一个全新的平台把自己在中英所学、所悟再次实践,展现自身价值”。
据说,俞宁离开中英人寿后的新去向已明确:将加盟复星集团,执掌其金融保险板块。
中英人寿由世界前10保险集团之一的英国英杰华集团,与大型央企背景的中粮资本合资组建,双方各占50%的股权,可谓出身豪门的“混血公子” 。
而英杰华集团成立于1696年,总部设在伦敦,最早是一间火险公司。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扩展,奠定了雄厚实力。如今英杰华已是全球500强企业,也是英国保险巨头、世界前十大保险集团之一。
中英人寿的另一“土豪爸爸”是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中粮资本母公司中粮集团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业务包括农产品贸易、食品加工、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和金融等服务。大家所熟知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凯莱酒店集团等品牌和产品,都出自中粮集团。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连续入选《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作为一家老牌央企, 实力雄厚 。中英人寿由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与英国英杰华集团合资组建,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开业。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英人寿稳居外资寿险公司第一梯队。2005年,中英人寿成立的第三年,其排名就蹿升至第12位,在合资寿险公司中的排名也升至仅次于友邦、中意和信诚的第4名。
2008年,中英人寿在国内54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14位,保费收入38.5亿元, 在外资排名仅次于友邦,高光时刻的中英人寿位居合资寿险第2位。
2010年,中英人寿保费收入为45亿元,外资排行第5,排在其前面的是友邦保险、中意人寿、华泰人寿和信诚人寿,妥妥的合资寿险第一梯队成员。
2013年,中英人寿刚度过10周岁生日不久,创造过辉煌业绩,将中英人寿推到最高位的原总裁张文伟就离任了。此后,中英人寿光环渐失。
2014年,作为继任者的俞宁在“新官”上任时对媒体提出了新的战略规划,表示中英人寿将在服务、互联网销售、养老健康产业等方面发力。
1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这10年,中英人寿业绩表现如何?几个月前,网上一篇《十年风云变幻 中英人寿江湖排位堪忧 》的分析文章,是这么认为的:在俞宁提出要发力的这三个方面,中英人寿表现却不尽人意。
服务方面,健康平台的搭建的确给客户在饮食、生活、财务、身体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是异业合作资源方面的整合并没有设想的全面、先进,很多服务的持续性都不好,官微平台上的健康平台速度慢,预约挂号和在线问诊客户体验不佳。
互联网销售更是惨淡,多年来获客数量少之又少,线上销售能力弱,线下经代渠道来补,业绩迟迟上不去,网销渠道和电销渠道统一管理,而预期的网电效应没有产生明显效果。
养老健康产业发展,中英人寿更是远远慢于友邦、中宏等公司,直到2022年年中,才启动YOUNG计划,据相关人员透露,除了借助中粮集团的股东资源,其他模式和思路基本复制上述两家同业公司。
战略执行时效和成果远不如预期,加之市场激烈的竞争 ,导致中英人寿排名逐渐下滑。相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合资寿险中,中英人寿保费收入排名位列第8,滑出第一梯队。
除了战略方向上的偏颇及执行上的无力,中英人寿在人力方面的部署也令人唏嘘。
原来中英人寿引以为豪的是股东和公司高管层的稳定。而近年来,英资股东聘任的台湾籍、新加坡籍的副总裁纷纷离任,中粮系、美团的经理人进驻,已经让中英人寿的高层发生了很大变动。
尤其在三位重量级高管 —— 资深副总裁常颖、副总裁胡敏、副总裁马旭离开中英人寿,就任或拟任于招商信诺、汇丰人寿、三峡人寿后,多位总部主管以及分公司高层,如总部精算部主管、个险发展部、个险培训部、渠道行政部、品牌部等部门主管,及河南分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等省级分公司的总经理均被换下并调整。
此外,以“干部年轻化”为由,中英人寿在近三年,总分公司超10%的人员被变相裁员或“优化”。如2021年在给中粮资本的报告中显示,中英人寿内部全员流动337人,其中42%跨机构流动,淘汰率达10%以上,人力部门年底比年初精简240余人。
而为扭转不利局面,中英人寿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涉足产业投资。
2016年,中英人寿以16.25亿元,竞拍下了深圳前海T201-0090地块,土地面积为5454.94平方米。由于此次拍地对申请人主体资格,要求极为严格,基本上是定向出让,成交价即为出让底价,中英人寿可谓捡了个大漏。
值得注意的是,该宗地的成交楼面价,约为2.6万元/平方米,与2014年在前海产生的兆华斯坦“地王”——2.8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相比,低了约2000元/平方米。同时出让的T201-0091地块竞得者,也为中英人寿的股东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成交价为17.45亿元。
深圳低价拿地让中英人寿尝到了短暂的甜头。2016年这一年,中英人寿净利增超30%,净赚4.5亿元,相较2015年61.29亿元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4%。只可惜,2016年对中英人寿而言,房地产的好光景已近黄昏。
在2017、2018年保险业进入转型周期时,中英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有了明显放缓,2017年的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
2019年-2021年间,中英人寿净利润保持了两位数的正增长,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跻身百亿俱乐部。但2022年,业绩再度下滑,202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5.41%、1.38%。
同时,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中英人寿2023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42.34亿元,同比增长8.87%,净利润-4.17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0.3亿元,转盈为亏。
(图源:慧保天下 )
如今,中英人寿与当年的兄弟中信保城、招商信诺、中意人寿的排名和市值的距离越拉越大。时至今日,俞宁任满10年,在不久前出炉的2022年度寿险公司的排名中,中英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13.34亿元,市场份额仅0.01%。10年弹指一挥间,中英人寿从合资寿险第一梯队,降至10名开外,着实凄凉。
而在内控和合规方面,中英人寿也急需提升。早在多年前,中英人寿就曾因罚单数量众多名列外资险企罚单榜前列。2022年9月,中英人寿湖北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的违法行为被湖北银保监局处罚,今年年初,中英人寿旗下公司又因财务不真实等违法行为被监管处罚。
这次履新的崔巍是一名地道的本土职业经理人,但得益于其在国内外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尤其是国际咨询公司的丰富经验,其在业内颇负盛名。
(图源: 慧保天下 )
公开资料显示,崔巍是一名“75后”,1975年11月出生,本科、硕士皆毕业于“保险教育重镇”南开大学,拥有经济学学士和精算学硕士学位,同时,他也是北美精算协会、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正会员。
崔巍的职业履历丰富, 曾历任恒安标准人寿产品开发部总经理、韦莱韬悦保险咨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中信保诚人寿副总经理等职 。
在业界的公开发声中,常常见解独到。
早在2020年初,重疾险仍是主力产品时,崔巍就曾指出,未来保险公司产品的战略方向,一是终身寿险或者高价值纯养老年金,获取最高额度的利差;二是被忽略很久的投连险。谁能占据这两个险种市场,谁将是未来的赢家。
这一次,履新后的崔巍,又将如何扭转中英人寿的困局?(优财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