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杜莎 徐燕玲
编者按
经济稳增长,抓好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重大增长点是基础和关键。前五月,全省65个预增产值过10亿元的重大增长点增势良好,推动工业持续回暖。近期,本报走进一批进展突出、发展态势良好的重大增长点进行报道,反映其火热的建设现场、强劲的发展态势。敬请关注。
7月5日,弘盛铜业传来好消息,今年上半年,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12.5亿元,利润达到预期,创下了投产3个月达产冲刺、6个月稳产盈利的奇迹。要知道,业内同样规模的企业,得一年才能达到设计产能,两年才能达标生产。
弘盛铜业是我省重大工业增长点,位于长江畔的黄石新港园区,于去年10月23日开始热负荷联动试车,并于11月25日产出阴极铜,仅用33天就打通主工艺流程,创造了业内多个第一。今年2月,产线正式投产。
轻点鼠标,炼出高纯度阴极铜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弘盛铜业生产运营中心副主任占研说:“智能化生产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他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引进占地千余平方米的集控中心室,这里满眼是中控大屏、电脑和监控设施,只有数名工作人员盯着电脑和大屏。他介绍:“项目规划总投资87亿元,智能化投资有5.2亿元。”
通过监控大屏可以看到,行车自动取料、送料;5台无人渣包车自动抓取、转运渣包;4组自动剥片机自动剥取生产好的铜片;另有几块大屏上,显示着生产进度、环境温度、废气废水排放指标。“这里相当于老厂的技术科、生产调度科和计划科。通过智能化,实现了扁平化管理。”据介绍,智能化生产,对人员素质要求高,也因此大大减少了人工。目前公司共有职工534人,仅为同类企业用工的四成,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5%,平均年龄28岁。
大屏上,只能见到巨大的熔炉外观,看不到熔炼的过程。现场操作员通过观测温度、检测结果及相关波动曲线,来判断熔炼过程是否正常、产品是否合格。
“原材料铜精矿经自动配料、干燥后进入闪速熔炼,在两三秒之内,就能产出70%品位的冰铜;冰铜再经过闪速吹炼,同样只需两三秒,就能产出98.5%品位的粗铜。”公司生产运营中心副主任徐润泽博士介绍,经熔炼、吹炼、阳极精炼、电解精炼等九大工序不断提纯,约十五六天后,就能得到99.998%以上的高纯度阴极铜,优于国家A级铜产品标准。
智能化生产的背后,有10万个检测点强力支撑。
在这里,生产环节环环相扣。在检测中心,9个风动送样系统,能将水杯大小、数百克乃至上千克重的样品从500米外送来,机器人依次抓取、开启容器取样,送入下一道工序。
在这里,检测环节全智能。从铜精矿的选购到成本分析再到利润计算,自动检测系统可全流程完成,并进行全流程自动调整,让全工段协同,效率高得让人惊叹。
上半年,企业人均产值超过2000万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环保投资达5.4亿元,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均值仅为国标的1/10,水循环利用率达95%。
“皮鞋换球鞋”,项目服务“007”
蓝天白云下,漫步偌大的厂区,闻不到异味,一眼望不到头的管道让人印象深刻。
“建成厂区1008亩,各类管道总长1400多公里。”黄石新港党工委书记程艳民如数家珍。他介绍,园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区、分段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保障企业如期拿到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其间,各路专家全程指导服务,保证项目合规性。
生产中,弘盛铜业日需氧量130万方。园区引进杭氧公司作为配套,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弘盛铜业是用水大户,日用水1.1万吨。园区投资2.8亿元,兴建黄石首座工业水厂,一期供水9万吨/日,让弘盛铜业等一批企业用水无忧。
园区投资兴建2.4公里长的工纵一路,保障其物流畅通。
原料铜精矿大量进口,黄石新港海关将监管区设在口岸,及时为企业把关放行。
黄石市税务局及时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2.47亿元退税已到企业账户。
“为保障企业顺利达产,我们是皮鞋换球鞋,实行007项目服务机制。”程艳民解释,就是每天0点到次日0点,24小时全天候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