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清晨6时许,伴随着晨曦的曙光,康乐幼儿园(敦化北路校区)项目工地上,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分类堆放;各功能区不断传来机器轰鸣声。绿色防护网包裹下的建成主体,已经勾勒出校区部分建筑的雏形,210余名一线建设者们穿梭在各处,紧张有序作业……
康乐幼儿园(敦化北路校区)项目是我市重点工程,由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作为我市一家有着73年历史的老牌建筑企业,太原一建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滨河体育中心、宽银幕电影院、市政府大楼、汾酒大厦、青年宫、并州饭店、火车站站前广场……这一座座代表性建筑早已成为太原人心中的城市坐标。近年来,该公司坚持创新经营、内修管理、外拓市场、强化核心竞争力,在为城市筑梦的同时,也书写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到岗前的“仪式感”
“铸造辉煌,唯有质量。为己为家为国,安全必须记牢……”每天早上到岗前,太原一建的数千名建设者都会从微信群中收到有关加强质量管理或安全提示的信息提醒,而这项工作在该公司已持续了两年有余。
太原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聪以上率下,每天清晨6时准时安排部署,亲自拟定宣传标语。集团工会主席李瑞琪充分发挥工会在生产工作中的教育、引导职能,通过单位、部门、党群系统交流平台等100余个微信工作群和办公系统,传达至包括四川、西藏、安徽等13个外埠分公司工作人员手机中。
多年来,太原一建始终保持着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势头,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凝心聚力谋发展,企业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扩展。“以前睡懒觉,现在有了‘仪式感’,习惯早早地查看图文并茂的质量安全宣传内容。起得早了,精神也好了,工作起来也有干劲儿。”一名基层建设者高兴地表示,他们正在享受着创新发展带给企业的巨大红利。
既是职工也是“主人”
太原一建集团于1950年经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国有建筑企业之一。其承建的中国人民银行山西分行大楼、太原市露天剧场(湖滨会堂前身)、红旗剧场、晋阳饭店、太原市手工业管理局办公楼、山西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前身)、山西省体育馆等,作为时代的地标式公共建筑,不仅留下了太原一建人的足迹,也为老太原人耳熟能详。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2010年,太原一建全面完成企业改制,实现了国有资产、职工身份“双置换”。与其他企业改制成股权集中不同,太原一建另辟蹊径,一下子改出了700多股东——几乎人人都成了股东。王贵聪说:“大家都是‘主人’,企业共建共享。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改革之路符合一建实际、符合职工愿望,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改制以来,太原一建确立了以施工为主业、房地产开发、服务租赁三大板块经营的企业发展思路,拓展装配式建筑、设计、劳务、检测、物业、物资、教育等行业领域。在巩固本土市场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开拓了河北、江苏、山东、安徽、新疆、广东、四川、河南、西藏等区域市场。
创新“智造”注活力
社会发展离不开工程建设,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支撑“强省会”至关重要。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摆准工程建设行业的新定位,找准新坐标,是每个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几年,工程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各种分工越来越具体,工程监管难度力度也逐步增大。太原一建充分推动智慧建造,运用精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与施工全过程的融合应用,建立工程质量追溯体系,推广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监控与预警,打造“智慧工地”。
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创新就是第一动力,该公司成立了技术中心、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心,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此外,太原一建还率先在省内研发并生产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填补了省内同行业空白。现如今,太原一建已拥有35项国家施工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山西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2项,省市级工法50多项,是我市建筑行业内不折不扣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技术创新,正为太原一建集团这家老牌企业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建成广厦千万间,凝心聚力谋新篇,一幅与城市共生、与时代共荣的画卷渐次展开。未来,太原一建将继续拥抱变革、抢抓机遇,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前行,在更加壮阔的时代舞台上谱写城市发展新华章。
太原日报 记者 梁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