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时评 | 念好“土地经”,方能改出“新天地”
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拆整用地1068亩、多个重大“工改”项目封顶……这是2023年上半年,火炬开发区“工改”交出的新答卷。
“要拿出破釜沉舟、动真碰硬的决心和魄力,以空间拓展换发展升级!”今年年初,火炬开发区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工改”调子,用了“动真碰硬”这样的决心。为什么?对于高新区而言,如何重塑制造业发展的逻辑、再造创新发展动力,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更为迫切的命题。
因此,我们也看到了火炬开发区定下的新目标:2023年,力争完成约4500亩土地的整备任务。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据,是过去10年土地整备数量的总和。
火炬开发区掀起的这场“空间革命”将激发先进制造业的无限可能。
这是一场以“阵痛”换“新生”的革命。
火炬开发区“缺地”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初期,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火炬开发区市场化步子迈得快,出让了大部分土地。分散的土地权属使得土地利用碎片化、私人化、低效化,而新增建设用地潜力也近乎枯竭,还有不少厂房容积率低、结构老旧,不适合当下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需求。
在推动制造业当家“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的要求下,大空间成为火炬开发区不可或缺的产业基底。在此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同时也是关键点,在于解决空间碎片化问题。
火炬开发区的打法,是连片推进、试点先行:首批选择东利、张家边、沙边、窈窕四个片区开展“工改工”试点。按照“拆字开路、快字当头、连片至上、拆建并举”的思路,分类推进改造,深入挖掘片区发展潜力。
上半年,火炬开发区涌现出联速·两岸科创园、西湾裕创新产业园等成功的“工改”案例,关键点有二:一是推动发展空间的再造,二是政府提前介入进行引导。把规划做好、设定指标,引进来的企业就比较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诉求,从落地开始就带着比较好的效益指标。落地后,企业之间会形成一个良好生态,进而实现产业链生态的再造。
这是一场以“减法”换“加法”的革命。
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大湾区竞合趋势不断强化背景下,想要承接大桥时代的“东岸流量”,火炬开发区必须提前布局。
租金低且配套全,是火炬开发区产业新空间的优势,企业不需要单独建厂、建配套,只需要“拎机投产”,上下游就是“上下楼”,有利于发挥产业链优势,培育更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
在这一布局中,一方面直接为优质企业提供连片土地,另一方面则强化国资国企、区属企业主导的“工改工”,这些都将让火炬开发区拥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空间“底牌”。“减”去了制造业企业的空间成本,也就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上了砝码。
围绕深中合作创新区建设,目前火炬开发区还在民众街道划定了总面积超100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及先行启动区,通过做活“土地”文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发展空间,为深中产业联动发展奠定基础。
垒土必惜其贵,重土必尽其用。难字当头,以继续敢字当先、迎难而上的定力,保总量、优结构、提品质,我们相信,火炬开发区掀起的这场“空间革命”将激发先进制造业的无限可能。
南方+记者 杨慧荣
【作者】 杨慧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这些南昌人可刷社保卡吃饭了!
下一篇:在中国市场“上新”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