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某学者在自媒体上发表评论称,“说了那么多,还是没解决关键问题。民企真正需要的是地位平等。国企、民企,不能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后儿子”。民企的市场地位与国企平等的问题,应当重视,且《意见》中也做了强调。但亲儿子,后儿子之说,极为不妥,有歪曲、挑拨之嫌。
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国家实行公私有别,把公有制国企摆到至上地位,本是名正言顺。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机械搬用,而是把民营经济视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都把民营企业家当做自己人。国家从政策到实践,从未把民营企业当后儿子对待。既然搞市场经济,企业的兴衰是常态,破产倒闭就在所难免。不能因为存在部分民营企业倒闭的现象,就归罪于政府亏待了民企。国企难道没有发生倒闭?国企倒闭了90% ,7000万工人下岗,国家都没管。这一点下岗工人就是活证。国退民进给民企带来了很大益处。我曾经工作的国企,当年重组,企业原来的资产都以最低的作价转给了民企出资方,银行也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把留存的债务能免的都免了 。为的是让民企接手后能轻装上阵。但民企老板并没有履行留用职工的承诺。没过几年,原来的工人就纷纷被优化掉,被廉价的农民工取代了。
民企40年中,从零发展到“56789”的占有率。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可能吗?国家不仅没把民营企业当后儿子,而且对这个亲儿子关爱有加 ,让他充分成长壮大,如今,身高体重都超过年长的大儿子了。对此 ,某些人不知感恩,还在天天怨国家歧视民营经济 ,没把民企当亲儿子。这不是罔顾事实,瞪眼说瞎话吗?
如今央企剩下不到百家,地方国企剩下不足千家,某些人还嫌国企压缩了民企的发展空间,试图让民企染指国企最后的领地, 把仅剩的肥肉也吞入口中。他们造舆论说国企不行,连烟草.电力这样的行业都亏损,不如也都交给民企。这些国企即便不行,国家要下大力量整顿,让他们“行起来”,也决不能再出让了。烟草行业一年的利税,差不多提供了中国当年的军费,电力行业亏损,但保证了居民和企业的廉价的能源动力供应。把这些企业再放弃了,国家体制还如何运行?各项社会事业还如何发展?公共积累和社会福利还如何保障?除非向企业和富人征收重税。如果那样,某些人是不是又要指责政府盘剥企业,对企业家劫富济贫了?如果民生领域让资本涉足,推行市场化 ,老百姓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是不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不论民企、国企当前遇到的困难,其实都是市场问题。是长期依赖外向主导型经济和以房地产为中心,靠基建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不转型,分配关系不调整,内需不启动,民企国企都摆脱不了困境。某些经济届人士不是认真领会贯彻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精神,而是热衷于发布奇谈怪论,旁敲侧击,有意让民营企业家心存芥蒂。一会儿说没把他们当亲儿子,一会又说“发一百个文件,不抵把xxx抓起来”。这些人是一种什么思维?难道不颠覆所有制主体,不通过搞阶级斗争,对一些人进行专政,民营经济就发展不了吗?真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