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陈嘉玲 北京报道
“家族信托业务的高速增长依然是未来3~5年的主基调。”毕马威近日发布的《2023年信托业报告》指出,一方面,国内体量庞大并且增长快速的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的认可度持续升温;另一方面,家族信托占信托业总规模的比例仅为2%,远低于成熟市场水平,发展空间显著。
国内家族信托业务起步于2012年。 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下称“37号文”)明确了家族信托的定义,推动家族信托进入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时期。2021年《民法典》正式实施,明确自然人可依法设立遗嘱信托,进一步完善了继承制度,丰富了家族信托的设立方式,对家族信托的深化推动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2年末,中国家族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至5000亿元,占信托总规模的比重也从2018年的0.4%涨至2%。
来源:《2023年信托业报告》
行业前五名市场份额超过70%
随着家族信托业务的高速发展,各家机构纷纷入局。截至2022年底,已经约有60家信托公司开展了家庭信托业务,占比接近90%。同时,市场呈现出极高的集中度。根据各家信托公司所披露的数据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底,行业前五名市场份额超过70%。
对此,《2023年信托业报告》分析指出:“头部机构不仅实现了较高的规模增速,而且产品成熟度更高、业务创新更活跃。家族信托业务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毕马威还在报告中指出,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模式单一,能力建设参差不齐,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整体导向上,规模是各家信托公司现阶段的最大诉求,甚至于是唯一诉求。“跑马圈地”策略和配套的考核导向固然有助于各家信托公司抢占快速扩容的市场并在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以牺牲盈利为代价,不利于业务模式的升级和能力的打造,容易陷入低水平竞争,从长远看可持续性不甚明朗。
第二,从获客来源上,考虑到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的整体认知水平有限、银行私行对高净值客户的强掌控等因素,银信合作、信保合作成为多数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信托公司所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提供信托架构,带有明显的“类通道”属性,费率低,可替代性很强,缺乏对终端客户的有效掌控。
第三,从产品特性上,家族信托的财富传承、家族治理等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市场上主流产品依然以理财功能为主。家族信托的资产构成也较为单一,现金资产、资管计划和保险金型家族信托占到全市场的95%以上;以不动产和股权等作为资产的家族信托仅处于试点阶段。
第四,从能力构建上,具备较高法律、税务、财富传承等专业水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还有待打磨;信托公司系统配置薄弱也是普遍现象,在家族信托资产的估值、分配等方面高度依赖于手工作业,很大程度上对操作准确性和时效性构成影响。
来源:《2023年信托业报告》
上述报告进一步指出,对于大部分信托公司而言,追求规模是现阶段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家族信托业务在公司内部定位于成本中心。通过对接银行私行渠道,快速做大规模,是此类信托公司的核心策略。在此模式下,“家族信托”仅仅是银行私行货架上的一款标准化产品;信托公司很难与终端客户形成直接的互动与服务往来,可替代性较高。
此外,部分信托公司注重直营客户的开拓与服务,掌握对客户资产配置环节的主动权,由此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开始迈入“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发展阶段。但相应的,信托公司产品货架的搭建与管理,以及区域财富中心的建设和直销团队的打造至关重要。
少数头部信托公司以家族信托作为客户的流量入口,发挥全公司的产品优势,开展综合经营。毕马威举例分析道,信托公司C针对资产规模5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客户提供家族办公室服务,以家族信托作为基础,配套提供家族投行和家族基金等产品。其中,家族投行为客户名下企业提供IPO、定向增发和债券发行等融资服务,而家族基金发挥投资能力优势,为客户设立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由此有效实现客户综合价值的充分挖掘,也极大提升客户黏性。
公司股权成争相试点的热门资产
根据“37号文”定义,家族信托的信托目的是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信托公司发挥制度优势,从客户需求出发,在资产配置与财产保值增值以外,注重财富规划、资产隔离、家族治理、遗嘱替代、养老医疗、税务筹划、公益慈善等功能的打造与交付,实现综合化的信托目的,是各家信托公司发力家族信托业务“回归本源”的关键着力点。
“丰富资产类型,推动家族信托向纵深发展。”毕马威在上述报告中指出,在家族信托的资产构成中,货币资金、资管计划和保险金占据了95%以上的份额。以企业股权、不动产、贵金属和艺术品等资产搭建的家族信托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激活。中航信托和长安信托等机构先后落地不动产家族信托和艺术品家族信托;而公司股权更是成为近四年来各家争相试点的热门资产。
2019年至2022年,国内股权家族信托业务陆续有落地案例。比如,2019年,建信信托创新设计了国内首款股票家族信托,成功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部分存量股票置入“全委托型”家族信托,随后陆续实践了多类股权和股票家族信托业务。伴随着同业陆续跟进,截至2020年末,共有9家信托公司设立了18单以股权作为受托财产的家族信托,存续规模合计14.52亿元。2022年,股权家族信托整体呈现加速态势,业务创新较为活跃。譬如:3月,交银国际信托设立了某非上市企业股权家族信托;8月,五矿信托落地某上市公司股票类家族信托,开创境内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近20%的大比例股权通过家族信托模式进行管理和传承的先河;9月,光大信托设立某股权家族信托,置入资产为某上市公司价值达1.1亿元的股份,信托期限50年;11月,五矿信托推出综合型股权家族信托。
据公开资料估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股权家族信托的存量总规模不足百亿元,相比于资产管理规模约5000亿元家族信托市场总量,其占比仅2%,远低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50%以上的股权家族信托份额占比,蓝海属性明显。
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魏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股权家族信托在国内并没有法律上的障碍。营业性家族信托主要障碍在于交易税费,非资金型财产向受托信托公司交付时,通常按照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过程中会产生高额的税费,并且在存续管理过程中每年也需要承担一定金额的管理费。而由委托人子女、父母或兄弟姐妹作为受托人的民事性股权信托,既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也没有税费负担。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直系与近亲属之间的资产转移可以免税,继承也免税。民事型家族信托虽然发展较快,但对外宣传较少,也没有公开统计数据,很多人不了解可以这样操作。
毕马威在上述报告中还指出,各家信托同业在股权家族信托领域的积极探索为业务落地和业务模式的升级蹬出可行路径,也为推动法律法规、交易税费、市场监管、产权主体认定等相关制度因素的完善贡献力量。可以预计,随着法律和监管架构的逐步完善,以股权和不动产等作为资产的家族信托业务落地将逐渐普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