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对华“脱钩”政策
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强调对华“脱钩”的政策,但是近日,美国两位经济学家的一份报告对此提出了质疑,揭示了美国可能难以实现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目标。
中美“间接供应链”联系虽然美国努力削减对中国的直接进口,然而一份来自美国哈佛商学院经济学者劳拉·阿尔法罗和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副教授达文·楚的47页报告揭示,中国依然紧密嵌入在美国供应链中。尽管一些进口被转向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但这种“间接供应链”联系依然保持着完整性,甚至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政策延续与新尝试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美国不断推动金融和投资“脱钩”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后也延续了这一政策,并在一些法案中提供了补贴以促进美国供应链的重塑。然而,这些努力是否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引发了广泛关注。
供应链转移的实际情况虽然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减少了25%,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供应链依赖已经减少。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逐渐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供应国,但这并不代表中美供应链的“脱钩”。
多元化的供应链随着“近岸外包”政策的推进,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然而,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分割。相反,中国通过加强与越南、墨西哥等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继续保持着与美国的间接联系。
低成本地区的崛起越南和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区逐渐成为新的供应链环节。中国在这些地区的进口份额虽然有所减少,但仍在持续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联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间接供应链网络。
供应链的复杂性虽然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下降,但这并不等同于中美之间的“脱钩”。报告提到,很多贸易额只是被重新分配到了第三国,通过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联系,中美之间依然保持着间接联系。
区域间贸易关系的变化报告指出,中国在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的进口份额逐渐增加。虽然美国在这些国家的进口也在增加,但中国的增幅更大,这表明中国在区域间的贸易关系仍在扩大。
对美政策的影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等政策似乎触发了供应链活动的“大迁徙”,导致美国从中国的直接采购减少。然而,报告也提到,这并不意味着中美真正实现了“脱钩”,因为中国同时也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政策代价与贸易现实尽管美国试图“远离中国商品”,但这往往以牺牲美国自身利益为代价。政策限制导致寻找商品的形式改变,鼓励转向国内生产,然而这也增加了美国的工资和成本压力。
新政策的考量报告结论强调,虽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代价主要由美国买家承担,但并未给美国带来明显的抵消效益。推行现行产业政策可能带来更广泛、更大的代价,需要更加审慎的权衡。
供应链未来的展望尽管部分供应链已经发生调整,但报告暗示中美供应链的依赖关系仍难以削减。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供应链的调整不仅仅是“脱钩”,更需要考虑全球价值链的错综复杂性。
总结:供应链的复杂性美国试图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报告揭示了这一努力面临的挑战。虽然一些供应链已经发生调整,但中美之间的间接联系仍然紧密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