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势力#
“闻泰科技”这个名字,可能知名度不是很高,毕竟他几乎没有直接的C端产品。
但是如果说“山寨手机”,这就很耳熟了。
在十年之前,众多国产手机品牌还没有起来的时候,主要是进口手机的天下,比如诺基亚、索尼、三星等等。
既然是进口的,价格当然就不便宜,所以大量电子厂开始仿制手机,在自己品牌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就被称为山寨手机。
以前的电子产品集成度远没有现在高,现在一部手机,主要就是三大件,“主板、电池和屏幕”,如果手机坏了,基本上就是换这三样东西。
以前可不是,零部件还比较零散,等于是“组装机”。
以前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可以拆掉一部手机,分成非常多个零件,然后组装起来,甚至自己局部改装,这是完全没问题的,照样可以用。
这就给了山寨手机发展的机会,绝大部分零件国内都能生产,质量没那么好,但是主打一个价格美丽。
雷军的小米就是这样做起来的。
闻泰科技同样也是这样起家的,不过选择的路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家公司。
一、公司
闻泰科技创始人叫“张学政”,还很年轻,1975年出生,广东梅州平远人。
18岁考上《广东工业大学》,学校不算很好,不过也属于211。
学的是电子专业,具备做电子产品的先天条件。
大学毕业之后,在“ST意法半导体”公司当一个普通工程师,跳槽比较频繁。
随后的9年时间,在多家通讯公司工作过,比如中兴。
2005年,手机市场正好是快速发展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手机品牌非常多,除了国外那几个品牌,国内基本上是一盘散沙。
行业成熟的好处是强者恒强,集中度高,单个品牌出货量大,成本低,价格便宜。
但是对于产业链上的小供应商,压力就很大,会逐渐淘汰弱小企业。
张学政的眼光很好,当时正好是行业未成熟。
于是创立《闻泰科技》,这一年他30岁,刚好立业的年龄。
主要业务做主板方案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DH。
一般芯片只有基础系统,往往需要二次开发,IDH就是基于客户需求,设计开发出最接近终端产品的模式。
IDH模式不仅限于主板,所有芯片产品都可以用,现在很多公司依然如此。
当然张学政做的是手机主板,当时品牌零散,他就拿着公司开发的第一款产品“W100”,挨个跑市场。
最后总算拿下两个客户,愿意采用他的主板。
可能是产品性能确实优越,一经上市,居然一炮而红。
当月出货量就达20万,这可是破了国内当时手机主板商的销售纪录。
后面更是持续走高,创造了出货量1800万台的神话。
所以那个时候业内开玩笑的称张学政为“山寨大王”。
要知道由于IDH的技术门槛相对比较低,投入也较少的领域,所以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
当时少说也有500家公司做这个,闻泰科技能跑出来,是有真本事的。
比如双卡双待手机,上两张电话卡,需要用两块芯片,不但成本高,也增加了手机负担。
张学政就设计研发出单芯片模式,当然大受市场欢迎。
所以拿到成果,是有道理的。
但是同时因为竞争太激烈,自然造成公司利润非常薄。
再加上功能性手机逐渐转型为智能化手机,按键手机已经不受欢迎,消费者都把目光转向了大屏幕手机。
行业在发生改变的时候,公司必须要转型,否则就会被淘汰,即便是全球巨头,同样如此。
所以在2008年,闻泰科技果断转型,改为ODM模式。
注意区分一下“OEM和ODM”这两种模式。
OEM就是“代工”,品牌方掌握关键技术,以及销售渠道,但是没有生产能力,所以委托OEM商进行生产。
像比亚迪和富士康很多业务都是这种。
ODM是“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也就是自己研发出新技术新产品,但是自己没有品牌没有销售渠道,所以需要找品牌方来接受自己的产品。
这个时候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买断方式,另一种是不买断方式。
买断方式是品牌方独自具有这个产品的拥有权,也可以品牌方提出需求,商家单独为品牌方定制一个产品,同时代为生产,产品贴上的是品牌方的牌子。
不买断方式是商家可以把同一个产品给到多个品牌方,一模一样的产品贴上不同品牌的牌子,就变成了各品牌的产品。
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谁掌握核心技术”。
一般比较复杂的产品,或者技术涉及领域较多的产品,会采用ODM与OEM结合的模式,因为一家企业不可能同时很多领域的技术都做得很好。
比如手机就是如此。
即便是如此强大的华为,同样如此,所以华为成为了闻泰科技的客户。
当然,还有小米和联想,当时自己也都没什么技术,纯粹是一个手机组装厂商,所以也是找闻泰科技合作,采用ODM模式。
比如红米手机,小米的巅峰之作,就是闻泰科技的手笔。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红米,好像配置很低,但是当时能够把那套配置做到“千元以下”,小米是独一家。
800元的红米,直接点燃了市场,把小米送上神坛的同时,也把闻泰科技送上了巅峰。
短短几年时间,闻泰科技就成为了世界级巨头。
2013年,红米手机出货超过1亿部,这是什么概念?
就凭这一个项目,也足够让闻泰科技成为手机ODM的龙头。
龙头上市,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016年,创业10年,闻泰科技借壳上市成功。
二、转型
其实在借壳之前,公司是准备自己独立上市的,不过因为业绩不稳定,而且科技含量不高,被否了,只能曲线上市。
不过那个时候进入了果链,成为苹果的供应商后,几乎所有的知名手机品牌,都是闻泰科技的客户,一时风光无限。
业绩也随之大涨,尤其是2019年。
如上图所示,营收增速非常高,但是代工模式的缺陷就是毛利太低。
所以2019年虽然公司净利润只有14亿,但是市值高达千亿。
股价最高时突破170,市场真给面子。
同样激情高昂的还有张学政自己,这一年收购了大名鼎鼎的“安世半导体”,再次创下一个半导体收购神话。
花了268亿收购安世半导体80%的股权,而闻泰科技当时的体量并不大。
这是真正的蛇吞象。
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收购国际上先进技术的半导体公司。
这是我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一次收购行为。
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巨额商誉。
227亿的商誉,要消化掉,注定是漫漫长路。
相比之下,爱尔眼科的商誉问题,那是小巫见大巫。
收购虽然很成功,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其实是很冒险的。
安世半导体是专门做分立器件和功率芯片的,规模很大,全球排名第五。
我们可以看看这家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小信号二极管、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逻辑芯片、车规级PowerMOS全球第二。
功率分立器件全球第五。
这些产品对于熟悉电子产品的朋友应该知道其应用场景,在消费电子、汽车、计算机、穿戴设备等等都是必需品。
尤其是汽车领域,安世半导体是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龙头,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闻泰科技显然是想借此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消费电子的疲软是众所周知的,而汽车半导体的增速,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无疑是一块很诱人的蛋糕。
就在大家都以为闻泰科技要集中精力慢慢消化这次并购的时候,2021年又放出大招。
2021年中旬,稳态科技再次收购“欧菲光”部分资产,代价是24亿。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布局“摄像头”业务。
说到这里必须要插一句,闻泰科技背后的“贵人”是格力,如果没有格力的鼎力支持,公司可能很难承受两次这么高昂的收购成本。
当时格力也是想做手机的,显然找的合作伙伴就是闻泰科技。
欧菲光旗下有一个核心子公司,叫“广州得尔塔”,收购完成之后,新设立了个公司叫“珠海得尔塔”,格力占股30%,闻泰科技占股70%。
手机摄像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零配件之一,“得尔塔”的技术实力很不一般。
不过,2022年是亏损的。
但是除了手机摄像头,现在汽车摄像头,倒是市场表现不错,潜力也不小。
随着消费电子的疲软,原本ODM已经在走下坡路,但是闻泰科技靠着一系列的布局,硬生生做出了增长曲线。
之所以能有上图这个增长曲线,半导体业可谓是功不可没。
虽然ODM业务依然是占营收大头,但是2022年亏损了16亿。
相反半导体业务2022年赚了37.5亿的净利润,拉了闻泰科技一把。
单纯从半导体业绩来看,闻泰科技幸亏当年收购了安世半导体,否则财报必然很难看。
当然收购的时候由于体量不在一个层面,能够做到顺利消化,然后产生协同效应,很快步入经营正轨,这是不容易的。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难关,如果没能很好解决,那就是反噬的结果。
张学政扛过了这一关,不知道他有没有后背发凉。
闻泰科技成功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之后,可以说是做到了产业链的延伸,半导体当然与手机分不开。
不过张学政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成绩,继而再次横向发展,这才有了收购“得尔塔”,进军摄像头领域。
目前“得尔塔”好像还没有完全发力,再加上去年的亏损,所以市场争议比较大。
我觉得这个还有待观察,2023年的半年报也没有过多讲“得尔塔”的表现。
纵观闻泰科技这些年的发展,对于张学政的个人能力和公司转型的过程,是不是都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
这种转型步伐,无论是跨度,还是速度,都看到了浓浓的“激进”影子。
三、业绩
在说业绩之前,先提一句众多超级利好的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一天,大盘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在沪深300普遍高开低走的大环境下,截止快收盘的时候,闻泰科技竟然成了沪深300股票池中涨幅最高的股票。
这个巧合,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跌多了就会涨的道理吗?
言归正传。
前两天,闻泰科技发布中期报告,中报显示:
公司主营收入292.06亿元,同比上升2.49%;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上升6.45%;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上升1.54%。
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7.78亿元,同比上升7.9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上升17.46%。
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大幅好转,其他也基本上回到了上升的轨道。
受宏观经济低迷影响,自2022年第4季度以来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周期性下行阶段。
从市场分类来看,汽车和工业领域的需求仍然强劲,尤以功率半导体市场为甚。
其他细分市场受产能短 缺转为过剩的态势影响而价格下跌,在 2023 年拉低了整个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报告显示,2023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2.58 亿台,较 2022 年第二季度的 2.86 亿台同比下滑 10%。
这是自 2022 年以来,智能手机市场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 滑。
对于闻泰科技公司来讲,面对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在开源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就需要在节流端进行优化。
公司产品集成业务上半年积极采取降本增效措施,进行人员优化管理,并对成本费用进行了管控。
同时对相关项目进行了整合,在不影响项目和生产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
按照稳态科技公司的说法,在市场方面,公司也在通过积极争取订单的方式来渡过大年的困局。
闻泰科技在中报中表达了手机业务已获得多个优质新项目,在服务器、笔电、AIoT产品、车载终端以及新客户等方面,已经完成体系化成型的产品序列和型号的研发,相关业务将进入市场开发强化阶段,相关产品均已进入对应市场主流厂商供应体系,即将进入上量阶段。
公司对光学模组客户结构进行了优化,有可能拓展出更多应用领域。
闻泰结合光学模组行业现状积极研究经营战略,广州得尔塔特定客户项目持续生产出货,并积极落实特定客户新型号的验证工作。
同时,公司进一步推动先进技术产品在车载光学、AR/VR光学、笔电等领域的应用。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光学模组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07亿元,我们只能期待后续盈利能力的提升了。
四、总结
8月1日,闻泰科技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回购报告书》,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使用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含)的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不超过72元/股。
截止8月7日,公司已回购公司股份数量83.57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7%,成交的最低价格为47.99元/股,成交的最高价格为48.54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4031.9723万元。
按照官方的说法,此次回购为基于对公司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信心和价值认可而提出。
回购的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团队、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
官话说完了,再来看看公司的科研表现,
作为科技公司,研发投入是科技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
闻泰科技持续加大半导体研发投入,提升产能和产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安世半导为主力军。
抱紧买回来的这个大腿。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承载平台,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是全球龙头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
根据公告消息,有下面一系列的“喜报”。
2023年上半年,安世半导体来源于汽车、移动及穿戴设备、工业与电力、计算机设备、消费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1.05%、5.69%、24.6 0%、4.9 7%、3.69%,汽车领域包括电动汽车仍然是公司半导体收入来源的主要方向。
晶体管(包括保护类器件ESD/TVS等)、Mos fet功率管、模拟与逻辑I C三大类产品占收入比重分别为41.1 9%(其中保护类器件占比9.41%)、42.5 8%、16.23%。
公司上半年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为8.0 9亿元,持续大力增加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类型,包括PWR MOSFET、PWR双极、PWR模块、IGBT、SiC、GaN和功率I C等)。
自有晶圆厂德国汉堡晶圆厂和英国曼彻斯特晶圆厂上半年持续扩产中。
公司控股股东闻天下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配备全球领先的无人车间,量产后将成为支撑公司半导体产能扩充的重要源,该晶圆厂现阶段产品已经开始导入,直通率达95%以上,已取得了ISO认证和车规级IATF16949的符合性认证。
总的来讲,公司产品集成业务上半年积极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努力扭转经营亏损局面。
在传统手机业务方面,随着新业务、新客户逐步稳定上量,公司重新调整资源配置在传统手机业务上取得更多、更优质的订单。
公司笔电业务方面,客户市场拓展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与特定客户合作开展顺利。公司在昆明工厂增加笔记本电脑制造产能,在黄石工厂增加笔记本电脑配套结构件制造能力,已经通过相关笔电客户的审厂认证。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将沿着三大汽车产品线方向逐步拓展。
一是包括后排屏在内的车内触控屏,二是ADAS(高级驾驶辅助),三是车联网系统中智能车载终端。
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2035远景规划中的重要产业,公司的赛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之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储备优势,通过借助闻泰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国内的份额,实现协同效应。
2018年芯片实体清单和贸易战开始之后,闻泰科技在国产化替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股价还是业绩都出现了一个大幅的增长。
不过,疫情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闻泰科技也面临一系列的转型和调整。
好在,公司除了利润出现了短暂的下滑外,营收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并且呈现恢复(加速)的趋势。
当然,公司的股价,伴随着大盘和整体半导体产业的调整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讲,长期以来的高额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决定了公司在成长期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这是整个行业的特征,好在从最近五年看,闻泰科技的经营利润率一直在提升。
这个比较重要,这决定了未来资本开支放缓之后,公司能否沉淀出了真实的利润。
当然,由于国家产业扶持,大基金的支持以及证监会对于被卡脖子的科技类公司融资的一路绿灯,闻泰科技融资通道比较顺畅,从而使得公司的负债率并没有随着资本开支的增大而飙升。
最近3年负债率一直维持在50%的制造业中等水平,多次融资减缓了公司部分财务压力。
总之,作为通信、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链上的重要公司,闻泰科技的长期前景没有任何问题,最难的还是估值的问题。
科技公司的估值,主要是预期,当期业绩的波动通常因为技术和行情的变化是比较大的,那么就很难有一个理性的,客观的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