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宏观领域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总体上一路向好,结构上两极分化严重。
当下这个阶段,结构甚至比总体更重要。
1、财政收入两极分化:土地财政下滑,税收减少,非税收入飙升。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5%,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8%,收入增速-支出增速=-6.3%。
一季度,经济增长4.5%,税收下降1.4%,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财政)下降21.8%,非税收入飙升10.9%。
2022年,经济增长3%,税收下降3.5%,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财政)下降20.6%,非税收入增长24.4%。
2、投资两极分化:地产链下滑 高端制造飙升
电子、通信、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长期保持20%左右的增速。电子商务、科技成果转化等高端服务业投资保持50%左右的增速。
相比前两个月,一季度房地产投资金额增速由-5.7%变为-5.8%,施工面积由-4.4%变为-5.2%。
所以,从国内行业上来看,芯片、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日子相对好过一点。
房地产等其他传统行业,即便政策放松了,日子也非常艰难。
这个意义是什么?
投资和职业选择,都需要避开房地产,最好去拥抱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3、消费两极分化:穷人节衣缩食,富人奢侈品消费
针对有钱人,奢侈品消费飙升。
比如,一季度,LVMH在中国的销售大幅飙升17%,远超市场预期,导致公司股价上涨,公司老板超越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
没钱人节衣缩食,能不消费就不消费,被迫消费的项目却大幅上升。
一季度,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2.1%,衣着消费支下降3.3%,被迫消费的是,居住消费增长8.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14.7%。
意义是什么?
富人越来越富,做顶级高端产品永远有市场,比如顶级房产等等。
穷人开始结衣缩食,这时候要是还想搞商业,就需要究薄利多销,比如拼多多商家和蜜雪冰城。
4、出口两极分化:产品、目的地,全部分化。
出口产品的分化:
包含新技术和差异化定价的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出口增长很快。
相反,纯粹劳动密集型、低端定价的终端消费品,比如服装、鞋靴等,出口相对疲软。
to B类产品,即生产资料、零部件、工程机械,出口较为强势。
相反,零售产品,如家具家电、纺织服装、消费电子等,出口较为疲软。
出口目的地的分化:
趋势性分化:对欧盟和美国出口趋势性向下,对东盟国家出口长期趋势性向上。
预期差分化:欧美向下,东盟向上,在预期之中。
但是,中国对俄罗斯、巴西、拉美、非洲等非主要国别出口,急剧飙升,这在预期之外。
国内出口地区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进入常态,中西部地区外贸强势崛起。
比如,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同比增长12.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5.8%。
其他两极分化的领域还很多,比如,居民收入、就业选择、思想观念等等。
作为个体,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跟着政策走,不要跟趋势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