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产业感觉特别像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虽然蹒跚起步、苦苦追赶,差距还是很大,大到让人感觉不到追赶上的可能。
我国汽车产业,先是采取合资的方式,想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市场丢了,技术没学好。自主品牌汽车起步时,面对过多少嘲讽和质疑。但是我国汽车产业面对压力依然奋力追赶,在燃油车领域确保不能被彻底甩开,而等到新能源车兴起,我国突然就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之前在燃油车领域的追赶、没有在合资汽车时代培养的配套商、市场,新能源车又怎么会发展的如此迅猛。
半导体领域也是一样,我国不但起步晚,还面临封锁和打压,比起汽车产业的发展还要艰难。但是我国也是一样,虽然落后,但是苦苦追赶,缩小差距。根据权威消息,今年年底我国首台28纳米光刻机将正式交付,这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另一方面,我国在可能出现的弯道的领域已经布局良久,取得了先发优势。
众所周知,现在芯片发展已经到了3纳米时代,台积电已经开始攻关2纳米,但是众所周知,由于量子隧穿效应,1纳米以下,将形成电子失控,也就是在现有技术框架下,芯片的极限就是1纳米。到了1纳米就会遇到大的技术瓶颈,如何解决,何时解决,都不好说了。而量子芯片被认为很可能成为芯片发展的另一个方向。而量子芯片的发展就依赖于量子信息技术,而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处于全球领先。
根据韩国《今日货币》杂志公布的数据,2022年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申请的专利前五强分别是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韩国。其中第五名韩国申请专利占全球的3.6%,韩国人口不到全球1%,这个占比已经相当高了。第四名美国申请专利占全球的10%,第三名欧盟和第二名日本申请专利各占全球的13.8%。而我国申请的专利占到了全球的52.3%,超过了美国、日本、欧盟加韩国之和。
在细分领域,我国量子计算机专利占全球的52.8%,我国量子通信专利占全球的43.2%。也就是如果那个国家最有可能研究出量子芯片,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我国。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量子芯片对传统芯片的替代,那么我国毫无疑问又迎来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如此之好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投入够多。
2022年我国在量子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是153亿美元,欧盟是84亿美元,美国是37亿美元,我国超过了美国加欧盟之和,考虑到3国的人力成本,实际作用差距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