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与德芙联名推出的酒心巧克力开售后,迅速在线上平台被一抢而空。可记者发现,在多家电商的非官方店铺里却有不少存货,部分商家直接提价超过200%。对此,茅台方面紧急回应称,坚决抵制加价销售行为,并提示消费者近期将在各渠道陆续补货。
说起来,黄牛盯上网红产品并不让人意外。这些年,除了令人深恶痛绝的“倒票”外,几乎在各个消费领域都有这些二道贩子的身影。从联名奶茶到新品面包,从快餐周边到玩偶盲盒,可谓是哪里火就往哪里凑。有网友调侃,黄牛简直是市场的“温度计”。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条“专业”产业链也逐渐产生——有人专做线下,接单取号、跨城代购;有人紧盯线上,软件锁单、大量囤货。百元的冰箱贴、千元的猫爪杯,一众普通商品都被炒成了“尖儿货”。
那么,这遍地黄牛都是从哪冒出来的?一方面,在商家打出限时、限量等标签后,会极大激发消费者的尝鲜心态。特别是当下,很多网红产品本身自带流量,天然具备某种“社交属性”,如果能趁热晒个图、发个圈,这个钱似乎就花得更值了。另一方面,某些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摆脱“烂大街”之感,在控量保价方面自有一套“商业智慧”。虽然黄牛加价并不会为自身带来额外收益,但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火了”的象征,本身也有纵容的内心驱动。而从规则上看,黄牛与普通代购、跑腿的界限并不清晰,各路人马齐聚“柜台”之前,更加大了乱象管理的难度。
黄牛猖獗绝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么简单。“公平交易权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商品或服务。”无视先来后到,只管价高者得,损伤的将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及整个市场的秩序。而对于广大商家来说,无论是打造网红产品,还是搞创意营销,都意味着不小投入。短时间的“一件难求”看着红火,可一旦被黄牛深度捆绑,迟早会引发反噬。眼下,很多商家已经开始行动,比如线下排队只接受纸质号、本人微信公众号取号;网店设置防代拍功能,一键拉黑可疑账号等等。
抵制黄牛,不仅是为了少花冤枉钱,也是在守护一份清醒。理性消费,拒绝盲从,方能避免成为热度催生的“韭菜”。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关末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