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之老企业 寻踪敬德巷
仿佛真应了那句老话,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慢步在东寺街敬德巷内,眼见得昔日的木板瓦屋,已被现代化楼盘所取代时,心中不免多少有些怀念儿时的这些街巷。
50多年前,我曾经在老母亲和初中同学引领下,常来东寺街上游玩,可不曾想,30岁后,我居然会把家放在了“土桥”。
很多80后出生的昆明人大约并不清楚,50多年前,东寺街上除了有弹石路、木板铺面等堪称“原始”的风景外,也有不少的企业,在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当年曾经生活在老昆明的人们大约还记得,当年在东寺街石桥铺与敬德巷之间,有一个不大的铺面,临街是一个玻璃柜台,里面放置着各式、各样规格的镜面(片)。
走进铺面,左手边依旧是玻璃柜台,右手则放着从上海发来的2(3)mm的玻璃,再往里走,左手边是一个木制阶梯,共是三层。这里便是五华区制镜社的制镜车间和铺面。
别看制镜社虽小,可影响力和效益却不差,昆明和附近的市、区都会在此来料,订制各种(磨花)玻璃镜子,而且,那些周边街道的大姑娘、小媳妇所使用的梳妆镜子也在这里生产。
就连当时娶媳妇、嫁姑娘时的三门柜、组合柜、梳妆台上用的玻璃镜也大都是这里的所生产、加工而成。
童年时的敬德巷很窄、很短,但这里却是解放初期的猪鬃厂,曾在原《西南联大》任教,后又在“云南纺织厂”任“高管”的罗先生,曾在上世纪30年代在敬德巷内购买了一个旧式的土木结构的老四合院,可惜的是,80年代中期,五华区为建设所谓的“近日楼”步行街,而将其拆除后改建为一栋四层转混结构房屋。
罗先生的儿子告诉记者,敬德巷的猪鬃厂后来改成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进出口公司昆明茶厂,不但生产单鑫、双鑫、叁鑫花茶销往全国各地,还生产了“大红印”、“大绿印”外销普洱饼茶、砖茶。
此后,敬德巷内还搞了一个昆明日用电器厂,遗憾的是,这几个企业虽然也曾红火过那么一段时间,但后来都逐渐在市场改革浪潮中慢慢消失,成了过眼烟云。
记者张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