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一次产品发布会上表示,“站在风里,猪就会飞起来”。 说完这句话,他怕观众误解,所以他解释说,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业的本质。 而是要找到出路,然后顺势而为。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故善战之人之力,犹如千尺山上转动圆石”。 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所打下的阵势就像一块圆石。 ,从千米高山之巅滚下,一般是势不可挡的。 雷军借用兵法的思维,将乘势而上的商业模式称为“飞猪论”。
海航启动
1993年,海航集团基于“飞猪论”,依靠时代红利腾飞。 完成转型后,成为受人尊敬的商业巨头。
2019年,海航在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为。 然而2021年1月29日,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因负债7500亿巨额宣告破产。 。
海航集团的前任老板一直是陈峰。 出生于山西霍州。 1984年毕业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回国后开始了创业之旅。
经过多年积累,1993年,以1000万元启动资金,民营企业海航集团在海南成立。
海航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地方国有企业。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不少民营企业应运而生。 为了给海航集团更好的未来,1992年,海航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转制为民营企业后,这家公司成为了民营企业,老板就是陈峰。
公司成立仅一年,陈峰就被评为首届海南十大功绩企业家,成为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的商人。
随着规模的扩大,海航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航空和海南。 他将商业视野转向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 2006年之前,海航集团一直专注于航空业。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航运业务已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2006年,海航集团表示将发展金融、旅游、房地产、酒店、工业、商业等业务领域。 两年后,海航集团拥有数百家从事其他业务的子公司。
投资新领域需要现金流。 为了公司快速发展,海航集团采取贷款发展和“以贷养贷”的“买买买”模式。 通过吸引合作伙伴,找到资金,然后迅速扩张。
2014年,海航集团年营收达1500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 2017年位列世界500强第170位,堪称商业巨头。
看过《夏洛特的烦恼》的人都知道,在电影中,夏洛特每个月都花不完一亿而苦恼。 如果夏洛特当时找到了海航集团,那么他的麻烦就可以轻松解决。 由于海航采取收购其他企业的发展模式,短短两年就花费了5600亿,相当于每个月花费233亿。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时,也未必高于生活。 此后,海航不断扩张,通过并购的方式成为受人尊敬的商业巨头。 2013年,海航净资产达到2660亿元。 三年后,海航净资产达到1.2万亿元。
看似正在崛起的海航其实早已受到这种激进商业模式的影响。 然而,公司太大了,如果不发展,只会面临萎缩。 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将使海航负债累累。 贷款数千亿。
2017年,银监会要求境内主要银行开展海外并购保险。 为应对政策,地方银行逐步锁定贷款,并减少了各大企业的贷款额度。 失去了银行贷款的支持,一向最后亏损的海航集团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为了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海航集团开始对外出售子公司。 商场就像战场。 有时候,你越急于卖东西,卖起来就越困难。 当产品的产量超过需求时,最终决定权就由买家决定。 这种现象被称为“买方市场”。 当需求小于需求时,就由卖方说了算,称为“卖方市场”。
短短一年时间,海航集团就出售了300多家子公司。 海航的财务困难,业内人士都知道。 为了抢占“买方市场”的红利,他们在收购海航集团子公司时大举压低价格。 海航曾以47亿收购文思。 海汇经过一轮商业降价后,只能以5亿的地价出售。
出售子公司只是第一步。 堡垒经常被从内部攻破,海航也不例外。
破产原因
出售子公司对于海航集团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8年,海航集团债务总额达到7500亿元,公司已经处于大厦即将倒塌的境地。
在最困难的时刻,曾经拥有万亿资产的庞大海航集团,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 集团老板陈峰对此深表歉意,并写了一封千字道歉信,在信中回忆起海航成立之时,巨鹿兰露表示,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不会发工资。 但由于资金短缺,工资会被拖欠或拖欠。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渡过难关。
一石激起千层浪。 拿不到工资的员工不再相信老板画的饼,叫嚣着集体罢工。 陈枫知道,欠供应商的钱可以免除了。 如果欠员工钱的话,就会导致罢工,只会让公司垮得更快。
鲁迅曾说过:“人的悲欢离合本不一样,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罢了”。 这句话用在陈枫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海航集团倒闭前夕,陈峰以130亿元财富跻身胡润全球榜。 富豪榜第1530位的排名说明了海航集团的困难和困境。 只代表集体,不代表陈锋个人。
集团员工闻讯极为愤怒,称陈峰是个富翁,掏空了海航集团,只为了中饱私囊。
为了缓解财务冲突,陈峰召开董事会讨论并宣布出售21架飞机。 所得款项将用于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 虽然飞机以50.86亿元的价格出售,但对于7500亿元的高额债务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为了缓解债务,一家航空公司甚至卖掉了自己的飞机。 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士兵上战场卖枪以求打胜仗一样。 这是一种买棺材换珍珠的行为。
作为公司CEO,陈峰因无法偿还高额债务而被列为失信人,其高消费行为也受到限制,包括乘坐飞机。 一家以航空业起家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竟然不会飞行,这确实令人惊讶。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组。 对于这个消息,很多人都早有预料,但不少不知情的网友还是表示震惊。 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就这么消失了呢?
同年3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不利于海航集团的判决,批准了海航集团的合并重组方案。 分拆后的海航集团将分为四个板块独立运营,各板块将回归市场发展,包括航空、房地产等项目。
破产清算不会影响海航集团领导人的职业生涯。 这只是一种企业和经济行为。 破产一般有两个术语,一是破产清算制度,二是重整和和解制度。
由于海航集团规模太大,即使宣告破产,集团固有资产和业务量在行业中仍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因此采用二次重组和解制度。
当人们以为陈峰会东山再起时,同年9月24日,海航集团创始人陈峰、公司CEO谭向东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海南省公安厅按照《法律。
官方没有给出陈峰被捕的原因,但海航集团员工举报称,陈峰在公司破产前夕秘密获取资金,意图将海航变成家族企业,并利用职权拉帮结派。 、侵占团体公共财产。
细看海航集团的过往,2017年银监会出台的贷款政策耗尽了海航集团的现金流。 再加上疫情后续的影响,这家巨头公司最终因为同行压力和疫情等外部因素而倒闭。 只是一个触发器。
导致破产的最重要因素是内部原因。 海航集团为了全面发展,忽视了集团航空业务的管理。 以贷养贷、吃庄稼的商业模式,让集团的发展走上了钢丝。 随着陈峰被捕,海航集团依靠陈峰东山再起已经不可能了。
收购公司
2021年12月8日,破产重组第226天,海航集团被辽宁方大集团收购,并更名为“方大航空”。 海航集团也像陈峰一样,已经成为历史。
尽管海航集团一团糟,但凭借多年的客户基础积累和海航集团的固有资产,方大集团还是斥资410亿元成功收购。
海航集团被收购前,拥有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用航空飞机,以及飞往世界各地的1500多条客运航线。 即使面临收购,集团当局仍表示,收购方需要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相对雄厚的资金支持。
或许是痛定思痛,海航集团表示,被收购公司必须确保重组后的海航集团能够专注于航空主业的发展。
消息传出后,吉祥航空出资300亿元有意收购海航集团,但价格很快被复星集团400亿元打压。 同年6月,辽宁方大集团在海南海口注册成立“海南南方航空”。 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亿。同年12月,辽宁方大以410亿成功收购海航集团,为海航收购画上圆满句号。
一时间,人们对这个财大气粗的辽宁方大集团的来历格外好奇。 网友通过搜索了解到,该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实业公司,旗下拥有碳素、钢铁、医药三大板块。 此外,还有以房地产、矿业、贸易等业务为辅的多元化公司。 是具有国际地位的大型企业集团。
尽管名字响亮,但很多人还是表示没听说过,但集团背后的董事长方伟却被挖了出来。
方伟是辽宁沉阳人。 2016年,他以300亿身家位列胡润财富榜第53位。 两年后,他以450亿身家排名第46位。 虽然他的排名有所波动,但几乎每年都会上榜。 。
他最初是从钢铁起家的,收购海航并不是方伟第一次“力挽狂澜,大厦倒塌前扶”。 早在2002年,他就收购了一家国有炭素厂,并成功建设了一家炭素厂。 公司扭亏为盈,并将其发展成为公司的主要所有者。
此外,四川荣光炭素、安徽合肥炭素、辽宁焦煤领域均被他收购并成功实现盈利。 凭借卓越的商业嗅觉和成功的收购案例,方伟被业内人士称为“国资捕手”。
除辽宁总部外,辽宁方大集团还在上海和北京设有实体总部,即财务部和医药总部。 2019年,辽宁方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和总资产突破千亿,次年再次突破千亿大关。
在收购海航集团时,方伟显得信心十足。 他表示,更名后的海航集团一定会在他手中重新夺回私人航空业第一的位置。 方大集团尚未披露公司重组方案草案。 至于具体的商业模式,目前还不清楚方伟旗下的辽宁方大能否延续此前收购案例的辉煌。 多位专家表示,暂时很难下结论。
回顾海航集团的历史,与印度电影《勇气礼赞》非常相似,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主人公马拉是一名前印度空军上尉,他想开办一家民用航空公司,以低廉的机票为人民服务。 电影主要讲述了这家航空公司的创业史以及成立的艰辛。
电影所指的人物原型是印度“德干航空”的戈皮纳特。 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业务市场主要是印度平民和低种姓人群。
德干航空成立20多年来,在印度业界一直享有较好的声誉。 然而就在今年,该公司宣布破产,理由是“新冠疫情给部分航空公司造成沉重负担,公司经营状况无法入不敷出”。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地人们的出行受到了严重影响。 很多人连自己的家都不敢出门,更不用说出国了。 随着出境游需求持续下降,航空公司受到严重影响。 ,包括印度的德干航空和中国的海航集团。
今年2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务已降至疫情前水平的三分之一,损失超过10亿美元。 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航空客运量的减少还与世界各国实施的国际旅行限制有关。
疫情已经过去快三年了,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影响。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破产重组的海航集团能够在辽宁方大集团手中重生。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