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韩逸飞 北京报道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宁夏煤业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宁东基地碳捕集一期工程桩基工程,在宁夏煤业公司甲醇分公司厂区正式开工。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但事实上,在行业专家看来,外部约束和内部需求双重推动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由战略储备技术快速升级为现实解决方案,发展需求愈发紧迫,新的技术思路不断涌现,公众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但各环节技术发展并不均衡,与规模化商业应用仍有距离。尤其在第二代和第三代捕集技术、海底管道输送、置换水合物、CCUS系统集成优化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成本与时间制约发展
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和实现近零排放的主要途径,从当下环境可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技术以及知识认知已积极出现在大众的视线。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3)》认为,2022年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强劲发展的一年。全球共有超过140余个新项目宣布启动,规划的碳封存能力提升了80%,碳捕集能力增加了30%。
未来,需明确碳中和目标下CCUS技术需求,加快部署各环节低成本、低能耗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难减排行业的CCUS技术示范。报告预测,我国在2025年的CCUS减排需求约为2400万吨/年,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近1亿吨/年。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博士后吕昊东表示,现阶段全球多数CCUS技术处在工业示范阶段,运输技术与集成优化技术相对发展较快,已进入商业应用阶段。“截至2022年9月,全球大型CCUS项目共计196个(全部建成后捕集能力达2.44亿t/年)。其中30个处于运行阶段,166个在规划建设中。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中国已投运和规划中的CCUS示范项目超过100个。其中半数以上投运,具备捕集能力达600万吨/年,注入能力400万吨/年。”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CCUS各项技术均取得显著进展,总体与全球水平较为接近,但管道输送、强化采油、集成优化等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中国CCUS项目的捕集成本在100~730元/tCOz,多数项目为100~500元/tCO2。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员张贤曾表示,当前我国CCUS商业模式欠缺。与国际上拥有丰富CCUS应用经验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相关政策还有待完善,商业模式还有待开发。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通过金融补贴、专项财税、强制性约束、碳定价机制等手段支持CCUS,能提高企业积极性,推动技术商业化。
吕昊东坦言,首先,CCUS技术减排成本相对较高,与其他技术竞争优势不明显,制约技术推广应用。“加装CCUS的高成本对燃煤电厂、钢铁、水泥等产业造成较大压力。”其次,CCUS减排潜力大,但受制于源汇匹配错位问题,我国大规模排放源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化石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而适合封存的盆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再次,CCUS技术的发展在时间上部署时间紧迫。我国现役40%的燃煤电厂、55%的水泥厂和15%的钢铁厂的厂龄不足10年、剩余服役年限较长,如果强制退役将引起大量资产搁浅,因此未来能源基础设施需要大量加装CCUS,到2030年后,CCUS技术改造需求将迅速增加。吕昊东表示,最后是我国激励政策缺位,“国外CCUS政策体系相对成熟,政策力度较大,技术环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中国CCUS政策更侧重宏观设计,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多措并举加速发展
为发挥CCUS技术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认为,应进一步从碳中和技术体系构建、重点技术研发攻关、法规标准体系完善、针对性激励机制、国际合作共享等方面统筹考虑。
吕昊东认为,首先要明确碳中和目标下的技术发展路径,“明确各行业减排路径,全面系统评估中国2060年CCUS技术的减排需求和潜力,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全面推广。”其次要加强新一代技术研发,加强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CCUS技术研发,争取到2035年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到2050年在多个行业广泛推广,并开展大规模示范与产业化集群建设,把握CCUS改造的最佳窗口期,建设全流程、规模化示范项目,促进CCUS耦合新兴低碳技术,统筹系统集成的综合发展布局。“明确和完善在役电厂及工业排放源改造的技术适用性标准、新建电厂的碳排放标准、输送管道的设计及安全标准,以及CO2利用和封存的技术和工业标准。优化CCUS协同创新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通过CCUS产业创新联盟、CCUS青年学者计划等平台,推动CCUS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
“最后,要加强产业政策支持。”他直言,“CCUS迫切需要政府充分发挥投资引导,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着力打通与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投融资渠道。同时还需要明确项目属性定位、长期监管责任、封存许可制度、安全监管、风险评价、减排量核算等政策法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