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终于放大招了!所有活都干完了不打折就不付款?这到底是替纳税人省钱还是吃霸王餐呢?咱们先点个关注接着聊。
最近一家上市公司的公告亮了,按照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公司的披露,该公司作为债权人,已经跟拖欠货款的两个客户大理洱海保护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和通海县水利局就部分项目的结算问题达成了债务重组方案。
原本应该支付1.64亿元,经过这次协商,德林海公司同意提供一定的折让优惠,金主只要支付1.21亿就可以了。
许多人可能对大理洱海保护投资建设公司比较陌生,说白了,它就是大理下面的一个城投。
我看了一下,这次债务重组主要涉及四大项目,基本上都跟洱海的保护有关。
其中,挡藻浮坝采购金额最小,涉及59万元,德林海公司豁免16.5万,相当于打了72折。
金额最高的是一个杞麓湖及入湖河道水质提升项目,涉及6539.6万元,德林海公司减免2039.6万,实际收取4500万,不到69折。
大理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债务重组呢?答案就是当地债务压力太大了。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云南省直接债务余额为1.21万亿,同比增长10.47%,调整政府债务率和调整政府负债率分别为257.6%、62.5%,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负担很重。
近年来,省里一直在努力化解存量债务,实施隐性债务清零政策,督促落实了多项化债措施,债务重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从本地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政府投资的效率很低,你在别的方面浪费的钱少了,民生方面就可以多投入一些,多改善一些。
从可行性上来说,费用结算也不是没有压缩空间,不能说所有企业,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在跟政府做生意的时候都会报高价,哪怕是招投标同样如此。
他们为什么报高价呢?除了要预留出一定的费用用来打点某些人外,好不容易遇到一只大肥羊也不能轻易放过。
德林海公司公开承认,如果本次债务重组顺利实施,税前利润预计会增加2280.8万元。
这意味着整单打了不到74折,上市公司仍然有得赚,而且利润率还非常不错。要是没有债务重组,你说大理是不是冤大头?当地的老百姓是不是冤大头?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债务重组正在变味,成了一些地方耍赖的工具呢?
没签合同没干活之前,作为甲方,大理怎么压价,哪怕一分钱利润没有甚至赔本,只要有人愿意接单就行。
如今合同早签过了,活也干完了,你再哭穷说,要么打折我来一次性付清,要么就是怎么要钱都没有,死皮赖脸拖死乙方。
这是不是缺乏基本的契约精神,为整个社会树立了一个恶劣的榜样,同时也在变相消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呢?
如果这种做法在全国推广开来,未来谁还敢跟地方政府合作?即使合作,恐怕也会更加漫天要价了,因为他们事后会要求供应商打折再结算嘛。你怎么看?#城投##城投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