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万商重聚,尽展活力。
据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官方统计,开展首日(4月15日)全天进场37万人次,其中外商6.7万人次。线上参展人数达41万,其中境外人士为28万。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国际航班往来仍不够便利,但从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运行情况看,参展企业和境外客商对参展效果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好于预期。
在众多场馆里,凭借着国产硬核科技的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设备等展品,本届广交会新增加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在这里,一系列新技术被转化成新商品,在国内发展成熟后走向国际,成为跨国交易的对象。
作为“世界工厂”,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的设立和人气,不仅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硬实力,也成为我国外贸的创新点,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内企业布展准备。(《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伍素文拍摄)
新场馆新题材,新产品新机遇
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广交会,全新落成的展馆D区被首次启用,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据介绍,该展馆的一层空间设计承重高达每平方米5吨,二层空间均采用无柱结构,这样的设计特别符合大型机械的展览需求。而新增设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就在这里。
展区内,多家智能制造企业纷纷拿出拳头产品和研发成果,各类新产品、新技术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咨询洽谈。
来自浙江的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江机器人”),以展示面积440平方米成为展区内最大的参展商。展台上,由5台机器人打造的C2M柔性定制化无人产线更是吸引观众驻足。通过手机扫码下单,只需2分钟,工业机器人就能完成从材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
“5天我接待了400多位观众,主要来自东南亚、俄罗斯、南美和中东。有50多家意向客户相约实地看厂。成功签约后,将带来100至200台设备,约1000万元的出口订单。”钱江机器人营销总监郑玲洋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据介绍,钱江机器人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在多个细分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其产品在精度、速度、可靠性等方面处于国产机器人领先水平,成为国产机器人中产品系列最丰富厂家之一。
实际上,钱江机器人的母公司爱仕达集团是一家老牌的厨具炊具生产企业。2013年7月,在收购澳大利亚CSF公司后成立钱江机器人,进一步布局智能制造领域。
从“做厨具”到“做机器人”,爱仕达的变化像是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缩影。而这样的改变正在被国际市场关注和认可。
一位来自越南的采购商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制造的机器人,不仅质量好,性价比也很高。“外国采购商们对国产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很多外商在看到展出的‘未来工厂’时表现得很兴奋,说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郑玲洋自豪地对记者说。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从广交会上参展企业结构、展品变化、新品发布,都能窥探产业结构的创新升级。
临近闭馆,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内仍有不少外商赶来咨询洽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伍素文拍摄)
“中国智造”成为新增长点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行业形势推动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的提升。
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提到,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我国制造业正式踏上了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发展方向的转型升级之路。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全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省是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聚集区。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616.4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增加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12.1%。而在本届广交会的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展区里,广东参展企业数就占到了1/5,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国内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技术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用“出海”作为撬动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陈永刚调查发现,随着东南亚国家承接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带动了当地对中国制造配套设备的需求。“跨国公司把国内机器人订单带到世界其他工厂,这是国内不少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的海外订单来源。”
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内,外商正在我国企业展台前咨询洽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伍素文 摄)
有专家指出,机器人企业“出海”迎来最好时机,需要深耕海外渠道,加速产品改良,完善自身服务。
翻看多个省区市组团参展的名单,智能制造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其中不乏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称号的企业。他们在谋求海外新发展机遇时,更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智造的创新实力。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不少新产品也正在逐渐成为跨国交易的对象。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6.1亿美元。
在本届广交会上,徐兵在介绍一期成绩单时特别提到,有些参展企业首日已收获300万美元意向订单,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有参展企业订单达到了1000万美元。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上一篇:重磅!“水上南海”战略正式发布
下一篇:海康威视:持续拓展智能物联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