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技能人才走进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 讲述新一代工人的责任
4月28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了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代表等围绕“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受邀的五位代表分别来自“60后”、“70后”、“80后”,均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奋斗超过20年,其中有生产一线的从业者,也有深耕技工教育事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说,通过五位代表的讲述,可以看到新一代产业工人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看到他们在工作中的吃苦耐劳和追求卓越,也看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广阔空间。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五位技能人才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十年磨一剑 成就感是给关注者的奖励
见面会现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首席技师马小光,是五位代表中最年轻的一员。他1998年技校毕业开始参加工作,曾经做过钳工、铣工、数控铣工、技术员、班组长等各种工作岗位,也曾经是车间20几台不同型号数控加工设备的首任操作者。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首席技师马小光。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参加工作25年,马小光曾与工作室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奥运会、APEC、国庆70周年特效焰火发射装置研制生产任务,他已称得上是企业的技术“大拿”。回顾二十余载光阴,日日在车间里与机床零部件打交道,有时反复加工某一个零件,也让马小光感受到枯燥和无味。“但是我想,要是我们能够通过加工过程中的声音振动,判断出加工状态,并且能够用自己常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去掌控零件微观变化的规律,这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加工的快乐所在。特别是在解决加工技术难题时,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这样的快乐和满足,诞生在外行人所无法掌控的毫厘之间,这或许就是工作给予每一个专注者的奖励。
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电焊工高级技师魏凤云,参加工作的时间比马小光早两年,因为当时电焊工紧缺,她便由此入了行。魏凤云说,电焊工作表面看起来又脏又累,是个粗糙的工作,也是个体力活,但在她眼里,这其实是个很细致的工作,对待每一个焊接的焊点就像绣花一样,每一个焊道的布置,都要用心去体会,电焊讲究的是手要稳、准,而且眼神要好,女同志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电焊工高级技师魏凤云。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我平时做啥事都风风火火,唯独烧电焊的时候,我可以做到有条不紊。每当看到我们焊接的船舶成功交付,出坞下水驶向大海的时候,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魏凤云说。
突破天花板 技术人才有其不可替代性
中国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李辉,自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电力系统工作了31年。“有人说,你们技能人才不就是动动手嘛,能有多大作为?我不这么看。”
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特级技师李辉。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李辉说,一项新技术有没有缺陷,工程设计、实施方案有没有问题,在现场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需要技术人员来把关的。而且不仅“把控得好”,也有所创新,这些年里,李辉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还主导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解决了一项国际性难题。李辉认为,这些年来,技能人员在生产实践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越来越突显,也让越来越多的同行同事们在企业中获得了尊重和地位。
从事汽车制造业的郑志明,是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他见证了我国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历程,也通过在关键核心领域里与团队的不断创新,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国技术不输国外。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郑志明。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从事钳工26年,郑志明讲述,2008年时,他被评为高级技师,2020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当下他还是广西首批特级技师。郑志明说,国家各项制度的建立,极大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干劲,也让自己一次次突破着人生预期中的职业“天花板”。
三个要点 让职业学校成为“大国工匠”的摇篮
见面会现场,与其他来自于生产一线的代表不同,来自安徽的靳柯娟1987年加入职业教育队伍,2012年开始从事技工教育工作,她是一位来自职教一线的代表。靳柯娟所任职的安徽阜阳技师学院,是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的突出贡献单位,有2万名在校生,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均位于全国第一方阵。
但她记得,实际上在建校之初,由于办学效果还没有显现,这所职业教育学院并没有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招生也很难。“于是,我们就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逐步探索出‘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四像’办学模式,为企业解决了用人问题,学院也成为阜阳市的招商名片。”
安徽阜阳技师学院院长靳柯娟。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靳柯娟说,每年开学季,报名的场面非常火爆,到了毕业季,企业进校园招聘的场面也十分壮观,有的专业毕业生需要提前预定,有的学生同时被几家企业争抢。“我们现在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像焊接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月薪可达1万元以上。”
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如何能够成为打造“大国工匠”的摇篮?从学院的经验来看,靳柯娟觉得有三个要点。其一在于“校长围着厂长转”,在她看来,技校是要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所以她的学院与上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二在于“专业围绕产业转”,也就是说,地方有什么样的产业,学院就建什么样的专业。其三则是“教学围绕生产转”,“ 我们过去传统的学生实习实训是消耗型的、纯教学型的,学生通过实习加工出来的要么是废品,要么是展品,学生毕业后到企业,还要通过企业的再培训才能上岗。而现在的生产型实训不一样,我们直接把企业生产线引到学校,学生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加工出来的就不再是废品,而是合格的产品。毕业以后,学生就可以直接上岗。”靳柯娟说。
学习永不止步 一技之长也能成就辉煌
对于有志加入到技能人才队伍的年轻人,代表们也在见面会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郑志明现如今已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但他告诫年轻人,学习是永不止步的。他以自己亲身工作经历讲述,过去在工厂里面,基本上是工人围着设备转,而现在的车间里,则基本上是机器人围着设备转。在生产线上,各种加工依靠的是智能化、自动化操作。这意味着一线的劳动者需要学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技术,还有数控编程技术等等技能。“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觉悟,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站在人才培育者的角度,靳柯娟则想告诉青年人,通过学习和掌握精湛的技能也能让人生出彩。她提及很多自己学院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2015年初入学院的“00后”, 通过勤学苦练,现在已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先留校任教,之后还破格晋升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还有的学生,已经在全国人工智能大赛中连续两届获得一等奖。”
靳柯娟对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她说,有句谚语说得好,“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中无粮”,现在则可以说,“掌握一技之长,就能成就辉煌”。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