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深化。企业的改革历程和实践经验,往往呈现出整个时代的发展变迁。
在百联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系列微纪录片《橱窗的革命》,我们邀请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国企改革的亲历者和观察者,围绕使命、改革、协同、创新、体验、潮流、融合、关爱8个关键词,深入探讨国企如何通过改革转型参与城市商业发展,推动城市更新,共创“人民城市”。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益的理念和实践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看来,现代公益除了重视给予,更鼓励主动参与。公益关注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困难群体,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公益形式更加多样,除了捐赠捐献,还可以是志愿者服务。
徐家良认为,当下社会公益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我们可以借助社会公益的力量缓解很多社会性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抓住痛点解决它”。此外,需要提升社会大众的求助意识,让他们能学会主动地向社会求助,说出问题和困扰,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渡过难关。未来,希望慈善公益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可以受益。让爱心流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
澎湃新闻:与一般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承担的责任有什么特殊性?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社会公益实践方式有哪些?
徐家良:区别于一般企业,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保障国计民生的责任,更肩负着国家战略发展布局的使命,比如它在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爱城市困难群体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实践也是多样的,除了向残疾人士等困难群体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还进行了一些地区对口支援,助力乡村振兴。比如百联的“一针一线”项目,通过作品展览、组织义卖等形式推广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绣品,促进当地绣娘的就业,带动了刺绣产业发展。
此外,国有企业从原本直接向困难群体进行捐赠,逐渐转向与专业机构合作的模式。此类机构更了解受助群体的情况,并且配备专业团队进行慈善项目运营,能够将企业捐赠发挥最大效应。通过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员去完成专业的事,这也符合整个现代公益的发展趋势。
澎湃新闻:上海国有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表现如何?
徐家良:我个人觉得上海的国有企业在公益慈善方面还是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尤其在疫情期间,对老人、小孩等困难爱心群体的关爱,充分体现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期待国有企业在公益实践上能够更具专业性,比如通过基金会的方式提供社会支援。此外,国企还可以打开思路,向现代公益方向拓展,不仅帮助传统意义上的困难群体,还可以关注更多群体的需求。现代公益关注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鼓励每一个人参与其中,也希望惠及每一个人,最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关爱。
澎湃新闻:您如何评价百联集团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
徐家良:百联集团利用其产业链和平台的优势,进行了一些社会公益项目的创新探索。企业对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的关注,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比如百联发起的“小红车公益计划”,以集团丰富的商业空间作为平台,打造有趣的公益场景,鼓励大家参与身边的社会公益项目。这一类的创新尝试,将公益与每一位老百姓的消费行为连接起来,公益信息渗透到消费场景之中,提升了公益项目与公众接触面和频次。未来,期待企业可以打造更多此类兼具创意性和互动性的公益项目。
澎湃新闻:商业零售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公益实践?
徐家良:零售行业深入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如何能将公益元素融入其中,是零售企业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比如招商银行与壹基金合作的“壹基金爱心卡”项目,将银行捐赠与持卡人捐赠相结合。持卡人通过信用卡自动代扣进行月捐。与此同时,每产生一笔消费,招行会捐赠0.1元。将大众的日常消费与公益捐赠相结合,这种方式或许可以给零售企业提供一些启发。
此外,零售机构可以尝试成立专门的基金会,以更专业的方式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将捐赠都投入基金会,基金会可以根据需求更为精准地提供社会支援和帮助。此类公益项目可以固定在某个地区,也可以面向国内所有城市,甚至可以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支援海外公益项目,扩展公益事业的版图。
澎湃新闻:您认为国内外还有哪些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实践做法值得借鉴?
徐家良:海外比较知名的案例比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就是企业成立基金会,通过专业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进行公益援助。基金会优化整合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专业化的典型案例。除此以外,韩国的SK海力士在无锡地区成立了首个由外商独自发起的“幸福公益基金”,与当地政府合作组织开展公益项目。公益项目面向更广泛,主题更加丰富,不仅局限于困难人群,还有向青少年提供教育机会的““同心博爱”项目,关注交通安全的“幸福雨伞”公益活动,公益创客大赛等。
海内外还是有很多有创造性的公益实践案例值得研究学习,希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得更加专业,受益人群更多,慈善面向更宽,由此爱心才能够传递得更远。
澎湃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益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有了什么新变化?
徐家良:首先是关注群体的变化,过去社会公益项目的帮助对象主要是困难群体,包括老人、孕妇、残疾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关注,现代公益已经涉及教育、科学、文化、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关爱的群体更多,关注的内容更广泛。另外,传统观念中更多强调给予,而现代公益除了给予,更加鼓励主动参与。接受帮助和支持的群体,也可以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
社会公益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捐献,比如红十字会等专业机构在做的角膜、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二是捐赠,大家最熟悉的捐钱捐物资属于这个范畴;第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因此,公益捐赠不仅是“物”,还可以是“志愿服务”, 我们可以“捐”出自己的时间、经验和能力去帮助他人。
因此,社会公益有很多种参与方式,不仅局限于物质钱财捐赠,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帮助他人。现代公益鼓励每一个人参与其中,让关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由此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也会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也会增强。
澎湃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被特别关注的群体有了什么变化?如何从社会公益慈善的角度提供帮助?
徐家良:社会慈善事业肯定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公益项目的关注点和实践方式会随之改变。以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例,可以考虑借助社会公益的力量,帮助老年群体缓解社会压力。比如组建老年人团体,让老龄人口实现互帮互助;成立相关基金会,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援助。鉴于目前中国退休年龄的设定,甚至可以适当延长具备工作能力的“老年人”的工作年限,类似实践在国外已经有尝试案例。再比如社会热议的大龄男女婚恋等一些困境,我们都可以参考这样的思路,利用社会公益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所以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抓住痛点解决它。
另外,可以分享一点个人感受,自从研究社会公益慈善之后,我切实感受到社会公益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当个体或者某一群体遇见困难的时候,大家的惯性思维往往是自己解决问题。未来希望大众能学会主动地向社会求助,说出问题和困扰,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渡过难关。
澎湃新闻:现阶段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遇到哪些新挑战?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应该如何协作应对?
徐家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公益事业的理解有所转变,从过去将重点放在鼓励富裕群体进行捐赠,转变为现代慈善倡导的通过专业机构做专业的事。但是,目前国内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还是比较少。据了解,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有90多万,其中慈善组织仅有一万多个。我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可以放宽慈善组织的认定登记范围,将更多已经在提供慈善服务的主体加入进来,比如事业单位注册的福利院、养老院以及寺庙等宗教场所、提供公益服务的企业等。同时,社会需要完善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资质认可体系,公益事业需要吸纳更多人才参与其中。
除此以外,政府对慈善组织的优惠政策需要跟上,比如税收抵扣减免等。慈善机构是需要资金来维持专业化管理和运营,需要保障从业人员的薪酬福利,从而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专业队伍中。
现代公益提倡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人人都能够受益。因此,如何将这份公益理念向公众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公益做好事不仅是有钱人的专属权,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比如小朋友也可以是志愿者,去养老院参与志愿活动,为别人带去活力与欢乐。慈善很简单,只要有心就能做到。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研究公益慈善的学者,也是一名消费者,您所期望的新零售时代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
徐家良:美好生活的状态就是每一个人的需求能比较快且精准地被满足。我们可以将公益慈善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鼓励每一个人参与其中,随时随地参与,确保需要的人能得到及时的帮助,让爱心快速传递,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