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通过!欧洲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法案,欧盟碳关税通过即将实施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以487票赞成、81票反对和75票弃权通过。这意味着全球首个碳进口税即将落地,CBAM也成为全球首个以碳关税形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2019年12月,欧委会在《欧洲绿色协议》中正式提出“碳边境调整机制”,将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不符合欧盟标准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即碳边境税)。此方式除了应对气候变化外,还可以保护欧盟企业的竞争力。据华盛绿色产业发展研究院测算,欧盟碳关税实施后,将增加中国出口欧盟的相关企业6%-8%的成本。据欧洲议会公告,CBAM涵盖的货物包括铁、钢、水泥、铝、化肥、电力、氢气以及一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例如,螺钉和螺栓以及类似的钢铁制品的下游产品也被包含在内。这些商品的进口商,需支付生产国家的碳价格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碳配额价格之间的差价。
欧洲风力发电投资热情消退
奥地利《信使报》4月报道,受通货膨胀、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瓶颈、电价刹车以及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欧洲风力发电项目成本和风险急剧上升,投资热情消退。根据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发布的风能行业融资和投资趋势报告,2022年欧洲风电投资骤降59%,仅170亿欧元。在过去两年里,欧洲的风力涡轮机生产成本增加了40%。
美国7个驻日公馆的消费电力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实现去碳化
4月19日,据共同社,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18日透露,位于东京都港区的该国大使馆及大阪市等总计5个总领事馆和领事馆的消费 电力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去碳化。这一举措将在5月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广岛峰会)前实现。美国拜登政府提出到2045年联邦政府设施实现去碳化,伊曼纽尔表示“将作为示范带头实施”。
上海浦东首创的两大绿色指数正式对外发布
眼下,浦东新区正努力营造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最优生态,全方位开展针对实体企业的绿色金融服务,全力打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一批落地的绿色金融项目颇具示范效应,昨天又有12个绿色金融项目宣布签约,融资规模近百亿元。记者注意到,这些绿色金融项目涵盖了信贷、保险、证券、非银、基础设施REITs、融资租赁、金融科技、价格指数等,支持的实体产业领域则包括光伏、储能、低碳制氢、 碳普惠、绿色建筑、绿色工厂等众多门类。从支持服务的区域来看,既有服务浦东本区域的项目,也有服务全市、长三角甚至全国、“一带一路”绿色转型的重点项目。
欧盟立法者警告不要过分依赖碳清除来实现气候目标
欧洲议会议员周二通过了一项关于可持续碳循环的决议,这是欧盟委员会关于如何制定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增加碳清除量的行动计划,承认碳清除有可能限制气候变化,但警告不要过于依赖它们来实现欧盟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和2050年后实现净负排放的目标。
安徽: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近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由92%、82%提高到93%、83%,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由82%、75%提高到83%、80%。深入实施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年专项行动计划。
金立群呼吁多边开发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加强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投资和融资
近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春季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加大气候融资是会议的一个重点话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会议间隙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亚投行在帮助成员应对气候变化灾难方面持续发力,设立了在2025年实现气候融资额要占到总投资额50%以上的中期发展战略目标。去年,亚投行气候融资项目占比已达到了56%,提前两年实现中期战略目标。金立群呼吁多边开发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加强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投资和融资,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的共同挑战
从“配额变现”到“绿电贷款” 多方联动盘活“碳资产”
通过“碳配额”质押融资、鼓励企业“碳行为”等方式,银行有效激活变现各类“碳资产”,在 碳市场交易助推下,推动“碳配额”由单纯的环境资产向兼具部分金融资产职能转变,为多元化服务企业及社会绿色发展创造了更多场景和入口。在广东,建行广东省分行立足企业“碳行为”画像,创新推出“ 碳足迹挂钩贷”产品,将企业贷款利率或综合成本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挂钩,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切实享受到 节能 减排所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