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令人刮目相看。
专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通讯员 越体宣
5月19日,第三届中国(广州)体育产业创新大会将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这是越秀区自2019年获颁“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以来,第三次举办体育产业创新大会。4年来,越秀区不断突破物理空间狭窄、没有区属大型体育场馆等短板,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落户等举措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成功破局的同时,探索出了“越秀模式”和“越秀案例”,与落户首钢园区的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和上海静安区打造“全球电竞之都”,并称为一线城市产业创新升级的三大成功案例。就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体育产业和体育装备专家,解读“越秀案例”成功背后的故事。
老城市新活力的体育实践
5月18日,前来参加第三届中国(广州)体育产业创新大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用一天时间对越秀区的体育+企业展开调研,越秀区副区长王咏赋参加调研。从双鱼体育品牌创新中心,到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到换代升级的越秀山健身路径,再到二沙岛智能体育公园,从国球近70年的研发创新历程到超高清设备的闪亮登场、沉浸式体验,再到智能健身设备成为全民健身的新宠……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历经4年打造的越秀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令人刮目相看。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原副司长彭维勇表示:“自从2019年为越秀授牌,我们在持续关注、支持越秀体育产业创新发展,4年来的变化是喜人的,这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体育设施改造升级,在老城区腾退一些空间做体育事业并不容易,至今已经有600多家体育企业落户越秀,其中,有双鱼体育创新园和星之光数字体育产业园两个创新园区,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彭维勇表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行政、教育、文化、医疗等资源,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越秀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搭建创新平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越秀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经过4年的创建达到了预期目标。
“越秀区体育产业未来发展还要进一步按照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越秀区物理空间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及其他方面发展的要素,谋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彭维勇说。
出新出彩需要“绣花”功夫
老城市新活力,不断出新出彩,广州市越秀区突破物理空间的束缚,通过“腾笼换鸟”,吸引新业态、创新型人才,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王平表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助力越秀“强区”发展,这也是体育产业创新大会重点探讨、分享的成功案例和内容。
王平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体育产业有很多成功案例,其中,北上广一线城市的案例尤为珍贵,因为大家面临的问题相似,如何突破短板、取长补短,成为各地纷纷试水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上海市静安区也是老城区,通过打造电竞之都,吸引高端电竞人才和资本聚集,几年间就开创了新局面;而北京首钢则借助冬奥会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广州越秀区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为业界提供了成功案例。
“未来城市转型升级不再靠大拆大建,而是讲‘绣花’功夫,通过精细化微改造,通过空间的腾退,另辟蹊径,实现新业态的精细化运营,进而实现弯道超车,这个是非常有潜力的方式,我觉得越秀区在这方面还有进一步探索、尝试、创新的空间。”
越秀体育产业将拥有大未来
2019年,越秀区成功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4年来,坚持空间产业发展战略,以区位优势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导向,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积极采取“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发展模式,秉持“体产结合、人产结合、消产结合、体教结合”运作理念,推动“体育+文化”“体育+金融”“体育+互联网”“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统合体育产业资源,打造上下协同、左右联动的产业聚集区,发挥“全区辐射”的产业聚集效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以新发展理念引导越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广州乃至大湾区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越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挂牌以来,入驻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近600家,基地主动引进了包括洲明北斗星、豪群天下、天骄体育、双鱼体育、好家庭等20余家优质体育企业落户越秀,注册资金合计超8亿元。目前基地内现已建成广州市首座智能化体育公园“二沙岛体育公园”,大湾区首个国家级数字体育产业示范园区“星之光数字体育产业园”“文立方”等文化体育地标,“双鱼体育创新中心”“虎势集团数字化体能测评训练中心”等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数字体育、体育传媒、体育彩票市场活跃,以体育为特色,集体育、文化、旅游、传媒、商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和现代服务市场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