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95后创业小伙,用“网红”绿植跑出百万产业赛道
“植物虽然是安静的,但是植物身上也充满了能量。”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无论是在办公室、家里,还是在朋友圈、热门照片中,总能看见一抹“清醒绿”——几株清新文艺范的鲜花绿植。
越来越多年轻人踏入“园丁”大军,成为当下流行的“颜植青年”。而在珠海高新区,“95后”创业者陈卓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创业商机,将植物养护搬上互联网,并将绿植产品IP化,变成二次元卡通形象,让他的产品迅速在网上热销。
陈卓在摆弄公司产品。
从零开始,到首次售出100+单,他们用了半个月;从个位数的粉丝量到突破5万粉丝,他们用了半年;从互联网“新品”到为康佳集团、小米公司定制生产绿植礼品,他们用了一年。
市场的良好反馈,正是对这位年轻创业者敏锐嗅觉的褒奖。短短两年时间,由陈卓一手创立的“植人一生”公司,已经在珠海高新区茁壮成长,造就了一片萌版“绿野仙踪”,治愈和温暖许多人。
为每株植物编码“身份证号”
年纪轻轻的陈卓,却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履历:市场部职员、千人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生活馆主理人……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他的创业底气,更聚集了一个信任他的团队。
2021年3月,不满于按部就班生活的陈卓,想趁着年轻再折腾一番,于是他想到了创业。他将这个想法向工作伙伴们提出,立即获得了支持。出于对陈卓的信任,团队4位成员毅然从广州搬到珠海,与陈卓开启创业之路。
陈卓在摆弄公司产品。
“当时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五个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两个一米八的男生在一张双人床睡了一年。”创业的辛苦,陈卓提起来总是云淡风轻。
历经2个多月行业调研,陈卓决定从熟悉的文创领域下手,在情绪植物这一垂直领域进行突破。他说,“植物礼品工艺简单、成本低,发展模式也相对成熟,适合新人创业。”
在陈卓的设想里,他们售出每个小植物都有自己专属的植物代码,这是植物的“身份证号”。通过植物代码,消费者可以为自己的小植物进行植物认证,以获取“植人一生”提供的专属种植指南、定期浇水提醒等全套售后服务。
随着选植物品种、做设计、找供应商、购置机器等准备工作陆续完成,“植人一生”淘宝店也正式营业。靠着新奇的创意设计概念和运营理念,他们的淘宝店在十天内,就迎来了第一笔订单,一组100+份“空气凤梨”订单。
这一意外的流量,让五个大男生兴奋不已,创业干劲更足了。搭配植物、组装配件、快递发货,小小的出租房里充斥着他们忙碌的身姿。
与600家门店达成战略合作
创业就像坐过山车,起起伏伏的状态,最为考验创业者。
“我们经常感到很振奋!”公司成立几个月后,迎来第一个大企业的合作,帮助康佳集团完成1500份的礼品定制;成立半年后,全线产品销量突破1万单、获得创业比赛金奖、粉丝量突破5万人……各项荣誉接踵而来。
“但又常常感觉很沮丧。”由于产品利润较低、公域流量不稳定等因素,公司销售额的增长还是十分受限,本就不多的创业基金很快见了底。为了让十几个员工的工资能够正常发出,产品销售正常运转,陈卓不得以只能四处筹钱。
陈卓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运转起来,但也不想就这么放弃。”终于,直到2022年初,“植人一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笔破万份的订单——帮助小米定制15000份产品,并且,随同小米的线下活动,“植人一生”产品将出现在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地的小米之家中。
公司里摆放着各式产品。
除了线上分销渠道,他们开始加大力度,开拓线下销售渠道,以产品入驻的形式与全国线下的书店、礼品店、玩具店合作。目前“植人一生”已经和新华书店、酷乐潮玩、当当、诚品书店、方所文化、钟书阁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截至今年3月,公司线下合作门店总数量已经超过600家,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去年“植人一生”营业额突破200万元,在“情绪植物”的产业赛道上崭露头角。
向亿元产业俱乐部加速冲刺
今年3月初,陈卓把公司搬到珠海高新区华发中以国际产业园。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毕业的学子,他们受UIC产学研基地邀请入驻,享受了场地租金免费的支持。
大平层采光很好,空间通透。植物搬过来后,生长得很茂盛,衬得整片区域春意盎然。走进陈卓的办公室,“z世代”年轻人的朝气活力扑面而来。大大小小的手办三三两两地布置在角落,办公桌旁的空处还摆放着一幅用画框装裱过的衬衣。“这是马斯克的同款,我认为他是做企业的榜样。我现在就是想做有趣的事儿,实现行业间的‘破圈’。”
自公司成立以来,陈卓一直试图寻找科技赋能绿植产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在选品时,团队引入植物高科技生长监测仪器,进行高质量选品;在销售阶段,通过数据驱动,精准定位用户人群,进行前端销售;在售后服务阶段,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将植物拟人化,提供情绪陪伴价值……
在陈卓看来,每售出一份绿植礼品,都意味着送出一份陪伴,完成一个心愿,而不仅仅是一笔交易。“我很喜欢现在干的事情,未来我们可能还是会选择深耕情绪服务产品的内容,设计更多的产品,打造一个‘情绪’王国。”
【文字】南方+记者 吴枫 黄鹤林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
【作者】 吴枫;钱文攀;黄鹤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