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南京这些板块,开发失败
每一个板块的心里,都种着一个河西梦。
但不是每一个板块,最终都能成为河西。
有些板块在起步时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因为操盘能力有限,板块发展陷入停滞。
甚至,还有些板块定位被强行拔高,但因为规划蓝图无法兑现,最终成为黄粱一梦。
时间见证了城市发展的沧海桑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让人一声叹息的板块。
龙袍新城+龙潭新城
步子迈太大,巅峰即坠落
龙袍?龙潭?到底在哪里?这是很多外地人听到这个板块名字之后的第一反应。
其实,不只外地人,很多新南京人,对位于南京东北部的两大新城,也是一无所知。
两大新城隔江对望,板块发展经历了类似的轨迹。
以龙袍新城为例,从区位上看,东与扬州仪征一河之隔、南与栖霞山隔江相望、西邻八卦洲、北靠六合方山。它的地段价值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偏安一隅。
但是,龙袍新城房价起点却莫名的高,2021年挂牌的第一幅商品房用地,毛坯限价达到了惊人的19800元/㎡。
这是什么概念?在六合,有“老城新街口”之称的雄州中心,商品房毛坯限价也不过19800元/㎡。
在江北,有台积电等大企业落户、有地铁通达的桥林新城,新房起步精装价,也不过20000元/㎡。
而从零开始、正在拆迁、遍地农田、板块界面和交通框架都没搭建起来的龙袍新城,一出手,就把商品房毛坯限价,定到了19800元/㎡。
这个步子,未免太大了点。
起步高,固然是好事,但还要看到底能走多远。
从现状来看,龙袍新城几大致命因素,都在影响着该板块的后续发展。
首先,城市界面和基础配套相当薄弱。
区域内充斥着很多一两层的老民房,以及并不宽敞的水泥路和柏油马路。
内部路网尚未形成骨架,医疗、商业等堪称匮乏,目前基本是村镇水平。
其次,是对外通勤成本极高。
龙袍新城与外界连通的主要方式,是龙袍客运站和长江四桥。放在龙袍新城大开发背景下,这些对外连通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长江四桥是收费过江通道;而驾车经绕城高速来龙袍,还会经过一个龙袍收费站。
一个收费,一个对外交通联系不足,如不解决,将会影响到龙袍新城的人口导入。
如果通勤不改善,以龙袍新城的辐射范围,仙林刚需,大概率不会到龙袍新城买房。
再次,是客群基础严重不足。
龙袍的地缘客,有本地民房或拆迁安置房,大概率不是高价商品房的主力消费人群。
况且,在雄州、龙池、大厂等地,都有配套更成熟的商品房;龙袍新城,并不在主力购房人群的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江对岸栖霞、仙林等地的刚需人群,环境优越、配套成熟、即将有地铁通达的栖霞山片区,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但凡新城发展,须集中精力毕其功于一役。哪怕不会像江北新区一样喊出举全市之力,也要集中全区之力,把优势资源集中导入。
但是以栖霞和六合的格局,经济开发区、六合城西等仍需发展,龙潭和龙袍是不是优先发展的板块,能否做到毕其功于一役,仍需观察。
至少从现在来看,这两个新城的楼市,都十分惨淡。
淳化+湖熟+人居森林
昔日高光已成泡影
这几个板块放在一起似乎有失偏颇,因为新房市场的价格段和购房客群都不相同。
尤其是人居森林,放在雨花在南京主城区崛起的大背景下,过去两年是明星区域。
但是,这三个板块都经历了土地市场从炙手可热到地价攀高,再到市场下行,最终土地遇冷的尴尬。
人居森林最大的底气,来源于与河西南一河之隔。
在南京改善购房需求向主城回归,随着城市高层次需求群体增长、青年住房群体需求上升,主城人口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城市向外围扩张,人居森林片区,将承载主城尤其是河西外溢的高品质人居客群。
但是,这样的趋势却伴随着另一个变化,就是影响买房人出手的因素,不再是远期的规划,而是产品、配套和性价比,这些才是真实价值的体现。
而很多板块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价格与价值脱节,配套无法支撑价格。现有总价,在主城范围内,可以找到配套更丰富同时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湖熟等边缘板块,因为发展财力有限,往往将自身命运寄希望于与企业合作开发。
2017年,有一家企业给湖熟新市镇,规划了一个宏伟蓝图。但是几年时间过去了,伴随着企业资金风险的出现,这个蓝图,已成为遥远的梦。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合作项目,在推进时序上,都有不可控因素。希望南京其他新城的基建,可以按计划表如期完成,不要步有些区域的后尘。
桥北+五桥-三桥沿线
争议最大的板块没有之一
桥北是目前南京房地产市场争议最大的板块。
这里曾经是整体规划和开发水平垫底的区域。
如果桥北从现在开始开发,我相信这里一定能成为和鼓楼对望的现代化滨江新城。
但是,受限于彼时的开发条件,和河西新城房地产市场同时起步的桥北片区,最终依靠超级大盘成为刚需客群集中地。
很长一段时间,桥北都是“超级大盘”的天下。
2002年,浦口与江浦合并成新浦口,苏宁、明发、大华率先进驻,使桥北成为江北较早发展区域。
当时桥北不像现在地价不菲,房企大面积拿地,掀起如火如荼造城运动,这是桥北超级大盘的来源。
也正是这些超级大盘,给想留在南京的刚需,提供了一个港湾。
其实,在江宁、河西等地,都有体量巨大的大盘。
这一波造城高峰始于21世纪初,项目建设成本中,土地成本不高;正是由于进入门槛低,使开发商有资本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圈地运动。
不过像桥北这样集中开发又争议较大的几乎没有。
这是因为,桥北是南京“楼市先于配套”的典型代表,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的同时,公共配套的引进、城市界面的升级却相对滞后。
这是很多人对桥北形成刻板偏见的重要原因,也是五桥-三桥沿线正在面临的问题。
此外,和曾经供应量举足轻重的巅峰时期相比,如今的桥北,已经不能作为江北新区楼市基本面的参考。
这是桥北经常引发争议的根源:争议的是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所引发的反差,争议的是国家级新区背景之下板块发展空间不足的尴尬,争议的是对桥北地位的盖棺定论。
但不论如何,这里是目前整个江北配套最丰富的板块。住在桥北,冷暖自知。
写在最后:
有些板块太想火了,就好像一个太想赢的人,打出了手里所有的王牌。
不过我们更关心建设时序、更关心实际落地、更关心引进项目的实际质量和效果。
前期积累势能,然后持续爆发,不陷入沉寂,才是我们想要看的新城发展结果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在最开始的时候惊天动地的板块,最后都需要市场去检验。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