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不会破产的原因,如何区分国企和城投?
来源:建投管家
01
城投是否会破产
首先,城投的作用是为政府融资,盘活国有资产,棚改,修桥补路等等,就是执行政府的指令,属于政府预算外的资金运用,相当于第二财政局,而且在各个地方政府来说,城投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为民营企业代偿和担保,收购破产民营企业,变相扶持民营和私企。
如果现在让一个城投破产,其实就是相当于让这个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死掉",这个是不可能的。因此,用经济和市场化来评价城投是否破产是不合理的。
02
城投不会破产的原因
城投结构上,城投高层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属于国家干部。其次,如果片面地看城投是很艰难。但是我国属于党领导的,城投借的钱大多数也是银行或别的国企,对于党来说,就是左口袋进右口袋的事情,很容易解决,债转股,定向剥离,资产注入,方法很多,总之破产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03
投资者应该区分国企与城投
虽然国企和城投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政府,但是国企债违约已经屡见不鲜,城投债依然保持着金刚不破之身。在近期国企违约风波中,投资者不免担心,城投债是否会趁机打破兑付信仰?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要回归本质,城投和国企到底有什么差别?
“国企”的核心是以盈利为目的。
“城投”的核心不但要负责当地的基建任务也充当政府的融资工具。
一、国企的核心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城投是充当政府的融资工具。所以我们看到,国企债券走向违约,一定是丧失了盈利能力,叠加债务负担较重,政府最终选择了放弃救助,从而出现了国企债违约。首先根据实际控制人判断国企属性强弱,违约国企中,多数国企的实际控制人是国资委,国企属性相对较强。同时,对于国企属性较弱的企业,由于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缺乏救助能力,出现资金链危机时难以获得股东的有效支持对于国企属性较强的企业,根据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划分为全资、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其中,第一大股东100%持股为全资,持股比例大于50%并小于100%为绝对控股,持股比例低于50%为相对控股。
二、对于城投来说,核心是帮助地方政府做一些公益性或者半公益性业务,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棚改、水电煤气的供应等,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融资等职能。因而,政府并不指望城投平台盈利,更多是实现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并且,与国企相比,一个区域的城投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为如果说国企靠盈利能力,城投则更依赖地方政府的加持。
这一点也体现在信用资质分析的方法上,对于国企我们会关注企业每年的盈利和现金流,而对于城投,我们会对所属区域的财力赋予更大权重。这意味着,对于更加依赖政府信仰的城投来说,一旦有一个平台出问题,更容易让投资者对整个区域政府的态度产生怀疑,从而出现区域的系统性风险。
对于国企,违约之后可能也会带动区域的其他国企融资困难,但是随着二级市场估值的调整,我们会回归理性,分析区域内单个国企的盈利能力,所以整体性负面影响更小一些(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有逃废债性质的国企违约,使得投资者认为当地政府偿债意愿不足,也会引发区域性风险)。
04
城投会不会违约?
2020-2021年,是难得的再次去杠杆的战略窗口期,在宏观主动去杠杆的过程中,有序的市场化定点爆破式的违约或将成为常态。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作为投资者,如果要进一步考量城投债券的安全性,可以抓以下两点关键性因素,以寻求更优质的项目:
01
政府财政实力与城投企业的信用等级
现阶段,政府收入仍是城投企业的主要来源,政府财政实力是综合判断地方政府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可以考量城投企业背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比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稳定性较强,其规模主要与地区的经济走势和产业结构相关,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越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越高。
还可以参考城投企业的信用等级,目前90%以上的城投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在AA级及以上。AA级别表示信用优良,企业的信用程度较高,债务风险较小。该类企业具有优良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较佳,盈利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这些AA级及以上的城投公司净资产规模较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02
城投业务
城投业务以公益性为主,行业盈利能力普遍较弱,投资数额巨大,资金回收期长,杠杆率较高。因此城投的分析不同于其他一般工商类企业,偿债的来源也对应城投的不同经营项目类型。
第一类是土地整理业务和城市基础设施代建业务,偿债来源为政府财力。
第二类为准公益性业务,有收费机制和资金流入,偿债来源一部分来自政府财力补贴。
第三类为经营性业务,由城投自身负责偿债。信用良好,是必须的,否则无法续借。
尽管外部环境有很多变化,但地方政府保住城投的决心并未出现变化,城投的偿债意愿仍然坚挺。在政策环境、制度保障、政府意愿都希望城投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情况下,城投信仰持续必将仍是未来几年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