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少外资企业乘借中国发展的大船,纷纷来到中国地区投资。
然而,在其中,许多外资趁虚而入,打着合作的口号,实际上想要攫取、利用、独占中国市场,满足自身利益,压榨中国企业。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美国企业,垄断我国市场近三十年,还曾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他们公司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典型的“霸权主义”。
这个企业就是全球企业级软件公司——“Oracle(甲骨文)”。
该公司于1977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主营数据库分析计算领域。甲骨文凭借独特的数据库技术优势,只用了短短九年时间,一举击败IBM,成为仅次于微软公司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风头正盛的霸道企业,又为何在2019年,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呢?探究其原因,还是要从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ison)说起。
“只有其他人都失败,才是真正的成功。”
提起“埃里森”这个名字,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提起“钢铁侠”,想必大家一定会想起他那傲慢的形象。
实际上,钢铁侠的原型,正是埃里森。1944年,埃里森出生于美国纽约,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在埃里森母亲怀孕期间便逃之夭夭,扔下她独自一人抚养孩子。
母子俩本该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可没过多久,母亲便转手把埃里森扔给舅舅一家,从此销声匿迹。
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好过,从他的回忆中,童年的经历用概括足以——“破败的出租屋”和“枪林弹雨的街区”。
不仅如此,让埃里森更加难以忍受的,则是来自各方面的鄙视和白眼。在他的自述中,舅舅曾经多次指着他的鼻子论断:“你这一辈子注定一事无成。”
或许正是因为外界对他的种种嘲讽,让埃里森形成了争强斗狠的性格。他处处要求“高人一等”,热衷于竞争攀比,为了获胜不择手段,眼里丝毫容不下他人。
他曾说:“只有其他人都失败,才是真正的成功。”而这一句话,也始终贯彻在他的一生。
“我对我做的一切很满意。”
在埃里森的创业生涯中,他树敌无数,其中他最有名的竞争对手,莫过于“微软”公司。微软与甲骨文同样涉足互联网行业,两家企业几乎是并肩发展。
1986年,微软公司以7亿市值,全方面碾压2.7亿市值的甲骨文公司,这让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埃里森怀恨在心。
俗话说得好,“同行见同行,背后捅一刀”。为了打压微软,埃里森堪称无所不用其极。在公开场合,他开始大肆造谣辱骂微软公司,宣称“微软是病毒”,呼吁大众不要使用微软公司的产品。
然而由于微软公司本身软件质量过硬,埃里森大范围的造谣生事,并没有对微软公司造成实际性的伤害。紧接着,他便将矛头指向了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
他曾购买意大利战斗机,威胁要“轰炸微软总部”,逼着比尔·盖茨连夜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全部换上了防弹玻璃。
如果只是这样的辱骂和威胁,还远不能描绘埃里森的手段。
微软公司陷入反垄断案的时候,埃里森连忙抓住机会,花费重金,从美国中情局里请了一个高级间谍,派遣间谍去微软公司,伪装成一个清洁工。
清洁工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微软公司各种垃圾箱里,搜寻、筛选可能对微软公司不利的文件,并将文件传递给埃里森。
终于,在间谍持之以恒的翻垃圾桶事业中,埃里森搜寻到疑似微软涉嫌垄断的证据,并立刻将证据提交给相关部门。
凭借这一次偷袭仗,埃里森成功让微软股份大幅度下滑,丢失大量合作客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这次事件,埃里森公开承认:对,就是我干的。并且十分引以为傲地说:“我对我做的一切很满意。”
就是这样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埃里森,带着他那群饿狼一样的团队来到中国,本以为能在中国市场扎根百年,可却没想到被中国本土企业抱团围击,灰溜溜赶出了中国市场。
“不接受,就滚蛋。”
1989年,甲骨文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内计算机行业刚刚起步,正处于空白阶段。埃里森便瞄准了市场空缺,凭借自身信息技术优势,带着枪林弹雨打进中国市场。
在他的带领下,他手下的团队如同凶猛的饿狼一样,为了抢占订单,不惜窃取中国本土企业客户信息,丝毫不顾行业规范,霸道挤压中国企业发展空间。
可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哪比得上已经发展成熟的甲骨文。不仅是中国企业,更连政府有关部门都需要依赖他完备的数据分析系统。
在“信息为王”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信息链的完备与否,甲骨文提供的数据库系统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需求。
在没有其他代替者的情况下,为了活下去,国内企业虽然苦不堪言,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选择和埃里森合作。
不久,甲骨文便几乎占据了中国全部的市场份额。正是这样的成功造就了埃里森不断扩张的野心,把他“毫不讲理、毫不议价”的规则贯穿到底。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甲骨文不仅要求中国企业支付高额的数据库费用,同时,他还要求企业按照年限,向甲骨文缴纳其他各类费用,加起来数量之多、数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面对如此不公的合作,并不是没有企业出面反对。然而,面对中国市场的不满和质疑,埃里森解决的方法只有一条:不接受,就滚蛋。
有一家公司去年没租,今年想要继续租用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可是,甲骨文根本不跟你讲道理,直接提出:如果想要租,就必须补交齐去年一整年的费用。
不仅是小企业,规模大如联通公司,都吃过甲骨文一记“惩罚拳”,曾一次性缴纳甲骨文公司6000万元的“学杂费”。如果不按照甲骨文要求,则他便会切断和企业的一切供应联系。
这样的霸道和蛮不讲理,无异于现代版的“南京条约”。2005年,甲骨文首次超过IBM和微软的市场份额总额,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波涛洪水之势,甲骨文因此迎来了“黄金时代”。
“绝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更多的工程师。”
不仅是企业,政府部门更是离不开甲骨文的数据库系统。甲骨文在美国政府的扶持下,坚持贯彻“去中国化”战略,将中国看做“美国最大的敌人”。
在他个人的访谈中,他提到:“决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更多的工程师。”他不仅拒绝培养中国员工,还利用甲骨文在中国积攒的市场,大力打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在如此困境下,中国科技企业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要想活下去,就必当自强。
面对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碾压式的火力,华为公司首先打出了响亮的第一枪,提出“服务器与数据库战略”。有了华为这块“敲门砖”,中国互联网大企业阿里巴巴也紧随其后。
2008年,阿里巴巴确定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决定摆脱对甲骨文的依赖,自主研发一套能结合云数据的新型数据库系统,并正式成立项目团队,命名为“飞天”系统。
对此,埃里森不以为意,说:“这只是中国人一个极为愚蠢的概念,以他们的技术和水平,根本不可能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飞天”梦的浪漫追求,从来都不是仅仅嘴上说说。
从“万户飞天”迈出的第一步起,中华民族对于自由、浩瀚星空的追求,是以破釜沉舟的血泪代价迈步前行的。
2010年,阿里巴巴基本完成“阿里云”系统,开始面对中国市场,对外推出公测。
2011年,随着云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修正,“阿里云”系统已基本完善,阿里巴巴开始正式将该系统上市,对外提供数据库分析和云计算等一系列服务。
随着不断有中国企业加入阿里巴巴“反甲骨文”战线,“阿里云”系统逐渐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不断优化完善自身问题与不足。
终于,在2013年7月,阿里巴巴公开表示:“甲骨文数据库正式退出淘宝的核心广告系统。”
阿里巴巴历时4年的攻坚克难,花费10亿人民币的巨大代价,终于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堂堂正正地挺起了中国脊梁。
由此,中国互联网领域真正开始摆脱“甲骨文”的桎梏。
与此同时,依靠老大哥阿里巴巴,中国许多企业纷纷抛弃甲骨文。面对中国市场份额的大量流失,一向对中国自主研发持有轻蔑态度的埃里森,却开始心急跳脚。
他大肆宣扬“中国企业一直在剽窃甲骨文知识产权”,并借助西方主流媒体,颠倒黑白,试图抹黑、打压阿里等企业。然而,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除了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系统,华为公司还自主研发了GauusDB分布式数据库;腾讯紧随其后,同样依托互联网平台,成功研发“TencentOS”系统,一系列中国企业的崛起,使得曾经那个统治互联网产业的“甲骨文”成为历史。
终于,埃里森的狂妄自大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死战四五合,白日昏黄埃。”
2019年5月,甲骨文公司被迫开始大批量裁员,其中更是裁掉众多成为“脊骨”的研发人员。有数据显示,仅一个月,甲骨文北京研发中心就有900多名员工被裁。
同样,由于埃里森的过于骄傲,在全球科技公司争相从传统数据库走向云计算领域的时候,他固守甲骨文势大的优势,不但不思进取,反而在全球各地置亿万豪宅肆意挥霍。
他的这一疏忽,让他的老竞争对手IBM和微软占领了先机,流失了大量国内市场,颇有“后院起火”的意味。
2021年,在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上,中国企业占据了20%的份额。其中,阿里云更是凭借8679百亿美元产值,占据全球9.55%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居于世界第三的位置。
在亚太地区,阿里云更是以8464百万美元产值,占据25.53%的市场,成为亚太地区无可撼动的领军企业。无论是从地区,还是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云计算尖端领域中始终都找不到甲骨文的身影。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甲骨文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企业,逐渐在风涛浪涌的战场上,失去了他的优势。或许在惨痛的现实面前,埃里森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狂妄的后果。
2019年,一向看不起中国企业的他提出与腾讯“联姻”,试图挽救已颓的大厦,可最终却只是停留在一纸空文。
2020年,眼看挤进云计算尖端领域无望,埃里森又提出收购“TikTok”——即中国抖音全球版,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他无力搭建的云计算数据平台。
可在逐轮谈判中,与TikTok的谈判一变再变,先是由最初的“收购”变成“入股”,而后又从“入股”演变成“合作”,最终与在政府部门的僵持下悬而未决。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
纵观往昔,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纵横三十年,今夕轰然倒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埃里森他恃强凌弱的霸道。
对内,他以残酷的绩效考核员工,甚至为取得利润,不惜故意在任期结束前几天提前解雇员工。这一系列种种行径,使得甲骨文内部员工产生诸多不满,后期纷纷跳槽进其他企业。
对外,他凭借自身科技优势,想要吃下中国市场,却不但不尊重中国市场,反而肆意欺凌其他企业,推出各类霸王条约,让众多企业早已心有怨愤。
终于,骄傲自大的嚣张态度下,甲骨文“树倒猢狲散”,落了个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的惨痛下场。
通过甲骨文这面镜子,由此观之,在任何时期,如果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躬身谦卑,虚心进取。唯有如此,才能使自身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