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嘉善: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试验田”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东北面,有一片约3400亩的湖荡,名叫祥符荡。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水体浑浊,而今水清岸绿,常见野鸭湖面嬉戏,画家临岸写生。这里也是许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未来实验室”所在地,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祥符荡的蝶变,是嘉善县域发展的缩影。
空中俯瞰嘉善美丽乡村。新华社记者徐昱 摄
2022年,嘉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63.4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211元。这一年的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方案,嘉善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承担起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探路的重任。
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说,多年来,嘉善围绕“主动接轨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项行动指南久久为功,坚持用高质量发展理念解决县域发展中的共性难题和个性问题,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底盘,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方好水引生灵。近年来,嘉善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三地通过联合河长制度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治水。如今,全球仅有的9种水栖萤火虫在嘉善就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也增加到了11种。
良好的区位优势、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嘉善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亦使得科技创新成为嘉善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022年,嘉善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52家,研发投入占比达4%,蝉联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智能诊疗机器人创新研发机构、势通科技公司负责人万军说,选择落户嘉善,一是看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磁力效应”,二是嘉善当地政府对企业和人才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不仅有求必应,还会主动上门帮企业解决难题”。从“单打独斗”到“团队攻关”,随着一个个项目从立项、研发到产业化,势通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供图
面对要素资源有限、地域面积少、发展方式粗放等县域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嘉善修改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生态布局,使土地、资金等资源向高能级平台集聚——
“通过全域农房集聚,解决农民进城问题;通过全域土地整治,解决工业进区的问题;通过全域农田流转,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问题。”嘉善县委推进办主任王钢说。
从最初的1.69平方公里到30.38平方公里,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板块面积的不断增长,意味着更强的承载力。从初创时期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业“老四样”为主导,到数字经济(集成电路)、生命医药、新能源三大产业为主力军,彰显的则是嘉善平台产业能级的节节攀升。
台上,吴侬软语;台下,座无虚席。如今,时不时去桃源书场听戏,成了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居民姚夫生的日常。桃源新邨是嘉善推进农房集聚、实施公寓房安置的典型。“我们‘上楼’后,户籍住址不变、户口簿不换,原有农村权益不受影响。居住地变社区后,身边享受的各类优质公共服务更多了。”姚夫生说。
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新华社记者 唐弢摄
人才集聚、创新迸发,折射了嘉善真实的吸引力。而“小县城要大发展”,离不开物质富有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让高质量发展惠及一方百姓,让“地嘉人善”的美名源远流长——
在嘉善县魏塘街道魏中村,当地率先采用“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来实现文化礼堂的社会化运行。“我们积极借助社会力量,提供专业的文化产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魏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嘉善不断强化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目前,嘉善已实现图书馆总分馆、文化馆总分馆全覆盖,建成文化礼堂116家、社区文化家园32家、善城智慧书房22家,努力实现文化惠民“零距离”。
如今走在嘉善的大街小巷,看到的是人才近悦远来、城乡美美与共;感受到的是发展的魄力、动能转换的活力、共建共享的魅力……
记者:唐弢、俞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