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创新潮流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历史上,中国就有印刷术、火药、造纸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全球的发展路径。时至今日,中国依然在积极创新。中国的专利申请达到了近160万件,这一数据令人叹为观止。”5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平行论坛二“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增长”中,思爱普全球研发网络总裁、中国德国商会(上海)董事会主席柯曼表示,中国的创新能力十分强劲,也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机遇,使人看到联合创新的巨大潜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说道,纵观历史,人类一直致力于开发新颖的工具,掌控不同的能源和工具来使耕作变得轻松。从蒸汽机发明起,技术变革的步伐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急剧加速。现在,新的数字技术革命正推动农业自动化,将使农业生产更具韧性,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和作物的质量,并增强环境可持续性。他举例说,种业创新可以使得20亿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降低三分之一,从而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
在柯曼看来,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新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千年前,分处世界两端的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各自进行创新,缺乏彼此沟通和相互启发。但是今天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只要“手指一划”就可以便利地进行沟通和联络,这个机会不容错过。各国应该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合作进行创新,造福全人类。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去年11月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中国2021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达159万件,约占全球申请总量的一半,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在2021年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达到360万件,首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法电副总裁傅楷德
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中国法国工商会副会长傅楷德说,法电是能源转型的“急先锋”,而中国在相关领域也处于世界前沿。在核电领域,中国是少数几个能与法国并驾齐驱的国家。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成功访华,中法签署近40项合作协议。其中,法国电力公司与中企签署了核能和风能合作协议。
“创新是法国的重点工作目标,也是中国工作的核心。”傅楷德表示,从历史经验和发展现状来看,创新始终是中法合作的主要动力。两国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开展广泛合作。很多法国跨国公司都与中国国有企业开展联合研发项目,立足中国市场,加大本土研发力度。他举例说,法电在北京就设有一个专门的本土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涉及低碳能源、核电和数字化技术。
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展本土研发的动力何在?中国欧盟商会4月发布的一份有关欧洲企业在华开展本土研发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市场规模,旺盛的需求,研发成果能够快速商用,以及充足的本土人才等因素,促使大批欧洲企业在中国开展本土研发。报告指出,中国的研发生态系统对许多企业堪称“乐土”。77%的欧洲企业在中国有创新合作伙伴。
中国在数字技术创新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展望欧中数字化合作前景,意大利埃尼集团全球副总裁、埃尼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瓦尼表示,在华欧洲企业要以本土化为基础,携手中国数字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止为了满足中国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也进一步整合和适应中国商业文化。在能源领域,更多外企可以借助中国的数字化优势为中国的低碳转型作出贡献,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白波 吴娜 和冠欣
流程编辑: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