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是,国内企业似乎都在收缩。无论从裁员、降薪还是业务缩编方面都给人这种印象。然而,也许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是这种表现,但他们对于海外市场则依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不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想要出海的难度越来越高。
根据安永出具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4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部分行业对外投资增长较快,投向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1.4%以及24.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7.6亿美元,同比增长9.5%。
同时,中企第一季度宣布的海外并购总额仅为34.9亿美元,为近年单季新低,同比下降26%;宣布的交易数量为116宗,同比下降4%。从行业角度,按金额前三大热门行业为先进制造与运输,房地产、酒店与建造业以及TMT,占总额比例达73%。先进制造与运输业为五年来首次成为最受欢迎的行业,逆势增长87%;按交易数量,前三大热门行业为TMT、先进制造与运输以及金融服务,占总量的61%。从区域来看,亚洲仍为最受欢迎地区,交易金额与数量均位列第一,按金额计,最受中企欢迎的十大目的地中有四个来自亚洲,分别为越南、阿曼、日本和韩国;本期各大洲中仅有拉丁美洲交易金额增长了13%,交易数量仅有亚洲增长了38%。
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第一季度新签合同额431.5亿美元,同比下降9%,“一带一路”新签合同额占比大幅提高,较去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完成营业额316.6亿美元,同比增长9.2%。
从数据上看,国内对外投资依旧保持强劲增长,而国内企业并购海外企业以及在海外承包工程数量都在骤减。数据所反映的一个现实是,海外市场接受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这个没有受阻。但是,国内企业想要去收购海外企业或者拿工程,明显越来越难了。这与当前的国际形势也是相吻合的。刚结束的G7峰会就对中国表现出来满满的恶意。
海外并购一直是国内企业进军海外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海外市场对于外来者的排他性影响,依靠并购开拓海外市场是最便捷的方式。然而,今年有个明显的迹象,以往国内企业最热衷于去美国并购。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数量都双双下滑。2022年一季度,国内企业在美国并购数量19宗,交易金额9.4亿美元;而今年一季度下降到17宗,和9亿美元。相比之下,埃及、新加坡、瑞士这些国家的接纳中国企业并购的包容度较大。
国内企业对外承包工程是为了向外开拓市场,释放产能。对于国内就业市场而言,提供了许多优质工作机会。(注:同岗位,远赴海外工作有额外补贴)
如今,企业对于国内市场主要持保守态度。虽然政策上是鼓励企业扩张的,但企业一定是以自身生存为最优先考虑事项。面对当前的大环境,企业对内保守对外积极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现在海外的环境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国内企业想要在海外市场上有所建树也变得困难了。可以说,企业的生存空间又被进一步压缩。
在当前这种背景下,国内企业想要顺利的开拓海外市场,剩下的选择就是直接在当地投入资金设厂。而这种重资产模式的投资也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地方保护风险等等都是需要企业三思而后行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想要出海的企业而言,日子真的一天比一天难。从企业角度而言,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自己能做的并不多,最多也就是好好挑选市场。除此以外,也就只剩下“听天命”了。
所以,企业真的很难做。现在有些调侃企业家的网络段子真没说错。“现在的老板都是给员工在打工”、“每个创业的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你之所以还能岁月静好,是因为你的老板在替你负重前行”……
以前,国内掀起过一阵反资本的浪潮,企业家因为自己的原罪被钉上耻辱柱。而如今看来,那些企业家才是撑起中国经济的脊梁。当那些企业家一个接一个消失后,出现的是一批批失业人群。最后,请珍惜当下还在匍匐前行的企业家,善待这些共和国发展的真正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