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作为资金融通的泛称,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
传统的金融与商品交换密切相关,以物易物交换中对手匹配和数量匹配的困难使得其交换效率极其低下,为了提升商品的交换效率,人类发明了货币,分工与专业化催生了专门经营货币的银行诞生,银行作为服务于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媒介,它几乎完全依附于实体经济。
然而,伴随着企业组织形式从合伙制向公司制的转变,尤其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广泛实施,股权持有者的流动性需求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股票市场作为解决股权持有者流动性需求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股权持有者的流动性需求,而且还引发了企业融资方式的变革,即单一的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转变,由此便产生了“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拓展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空间,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导致了金融体系结构的复杂化,单一的银行体系被银行体系加金融市场体系所取代,“钱生钱”似乎变得更为容易,且被泛化,货币资金有了脱离它的物质基础,取得独立运行的机会。
尤其是在全球利率总体趋势向下的背景下,资产收益率相较于生产利润率的优势愈来愈突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不断加剧,经济“脱实向虚”由此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金融脱媒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
之后,随着金融制度开始完善,金融体系日渐丰富,金融市场也逐渐开放。
资金有了绕过银行的渠道,银行的业务逐渐受到冲击,比如个人的资金可分散在不同的金融机构,造成银行存款流失。
企业也可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银行贷款业务也遭受挑战。
资金逐渐脱离了银行这个媒介,金融脱媒现象逐渐产生。
从资金融通的角度分析,广义金融脱媒可视为资金从盈余者手中,直接提供给资金不足者,其无须经过任何金融中介。
因为银行在全社会的资金融通中,起到重要作用,狭义的金融脱媒可视为资金绕过银行。
另外,伴随着金融结构的历史演进,金融脱媒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1990年以前,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主导着经济运行中的投融资活动,银行存贷款业务发挥资金配置的作用,金融脱媒发生的程度非常小。
1990-2009年,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建立和扩张,主要国有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融资,此时的金融脱媒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流趋向。
另外,股权分置改革创造了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条件,资本市场的活力增强,金融脱媒趋势加快,但此阶段银行仍占据主导地位。
2010年后至今,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开始拓展表外业务,催生了影子银行体系。
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也开始积极参与金融市场业务,致使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杠杆率攀升,虚拟经济也日益繁荣起来。
今后,随着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动会更为频繁。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联机制
首先虚拟经济源于虚拟资本的产生,遵循虚拟资本的运行逻辑,而虚拟资本的存在形态主要是所有权权证,持有者持有此权证可获得一定的收入。
实体经济,主要与物质生产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有关。
如果国民经济按部门划分,实体经济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为之提供服务的部门,虚拟经济行业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虚拟经济的运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传统的财富积累的方式主要指实物积累,而伴随各类金融产品的发展,突破了实物限制,拥有金融产品并获得升值,就可增加虚拟财富。
微观主体调整自身消费、投资行为,不仅仅改变了供需结构,也改变了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中的产品供求依照价格机制调整,以此改变实体经济内部结构。
而虚拟经济中主要依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选择资产,如果不同资产风险之比与收益率之比不相等,均衡状态将被打破,投资者将相应地改变投资组合。
另外,投资者的决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形密不可分,如果实体经济景气差,投资者可能大量抛售虚拟资产,虚拟财富将急剧收缩。
传统的经济周期主要受物质生产、设备使用和资本运动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
一方面虚拟资产在经济繁荣时会升值,萧条时会贬值,呈现顺周期特征。
另一方面,如今的实体经济运行,显著受到虚拟经济影响。
随着金融创新推进,虚拟资本呈现过度膨胀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投资者对于某一虚拟资本代表的预期收入过于乐观,将对其估值过高。
二是当融资者认为资产回报率高于借款利率时,可能会过度负债。
三是权证持有者,可以将股权质押给银行而获得现金,再用现金购买金融产品,这样虚拟资本通过乘数效应放大,由此造成巨量债务和货币滞留于经济体系中。
当虚拟经济的日益脱离于实体经济时,产生资产泡沫,一旦在价格高位崩溃,将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波动。
因此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是简单的正负相关关系,而是存在周期性的波动。
金融脱媒下不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由赫尔希曼提出,经常用于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分析该理论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由于不同地区或产业的资源差异,增长潜力差异以及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各地区和产业发展不能实现绝对的平衡。
当将宏观经济结构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时,实体经济活动主要由投入生产要素生产,商品流通买卖等一系列活动组成。
虚拟经济活动是用钱购买虚拟资产,然后卖出虚拟资产变现成钱,它不通过实体经济的生产,而是以不断的交换来实现盈利。
一方面,实体经济由于要素成本上升、技术创新匮乏等因素,生产利润率下滑。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以金融业为主体,金融业拥有资金和信息等稀缺资源。
虚拟经济中,可将货币作为生产要素,以金融创新为生产技术,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复杂性,货币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实现价值增殖。
在虚拟经济中,虚拟资产生产的边际成本理论上为零,资本通过自身的反复炒作就收获了大量的利润,很难找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子。
虚拟经济中,依靠资产价格的上涨,重复交易规模的扩大就可以实现财富增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更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一是从需求函数分析,实体经济的需求函数主要决定变量是当期价格,虚拟经济是预期价格,实体经济符从需求定律,虚拟经济往往不满足需求定律。
二是从竞争的角度分析,实体经济越竞争,价格越低,收益率也越低,虚拟经济因存在从众行为,越竞争,价格越高,收益率也越高,实体经济符合边际原则,虚拟经济更适宜满意准则。
有价证券的价格=有价证券预期收益/利率,在全球利率总体趋势向下的背景下,资产收益率相较于生产利润率的优势愈来愈突出,资金将向虚拟经济集聚,形成虹吸效应。
两者资金量的不平衡,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三是从退出成本的角度分析,虚拟经济流动性强,且没有沉没成本,故退出成本低。
金融脱媒下经济脱实向虚
不平衡增长理论中的关联反应概念可以作为经济脱实向虚的理论基础。
概念中的前向关联可以指虚拟经济活跃,有利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
后向关联指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收入增加,将促使更多人购买虚拟资产。
旁侧关联主要指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
经济脱实向虚可以看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性的逐渐减弱,且其日益独立于实体经济运行,相对于实体经济占据主导的地位。
有价证券可以进行交易后,开始流通起来,其价格的波动性明显,往往脱离实物产品运行,其买卖只是为了双方获取利益。
虚拟经济利用金融杠杆和各种金融技术不断创造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成为交易对象,其价格可飙升飙落,因此可以从虚拟经济活动中获取大额利润。
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规避和转移风险,提升流动性。
另一方面其依赖于原产品的价格波动,并不以实体经济为基础。
实体经济才创造出真实的财富,而虚拟财富的再分配效应明显,一部分人获得巨额财富增加,但也有一部分人亏损。
如果家庭的货币收入大部分用于虚拟经济,当虚拟经济出现衰退时,将影响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击。
房地产行业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居住和为生产提供地点,但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房地产的交易逐渐演变为从价格上涨中赚取差价,难以起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作用。
两者往往并不共繁荣,虚拟财富不断累积,但并不会带来实体经济的实际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