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红立 许金安 通讯员 关晓萌 郑占波
在洛阳市孟津区,提起贾志勇,不少人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很会养羊。从“门外汉”到“羊管家”,发展湖羊养殖,带动存栏2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7家、小散户60余家,就业210余人;开发全羊宴、生产有机肥。
热心公益。无偿献血三万余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带头成立洛阳市牡丹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中心孟津志愿队,长期参与公益活动。
是个文化人。自办农家书室,免费对外开放,定期组织书画展、读书分享会。书香弥漫乡村,阅读滋养心灵,小小的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特色养殖带富一方
5月28日,周日,小雨。正午时分,在常袋镇石碑凹村,孟津区羴鑫家庭农场二楼餐厅,两张餐桌旁坐满了来自洛阳市区的近20名客人,他们是冲着负责人符建忠农家乐的湖羊宴来的。
清炖羊肉已经上桌,配以蒜泥黄瓜、西红柿炒鸡蛋、石磨豆腐、青稞酒,简约本真,色味俱佳。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30米开外的养殖区,成群的湖羊或卧或跑,悠然自得。
旁边露台厨房,贾志勇和符建忠正在分切刚刚出炉的烤全羊。60多岁的符建忠8年前跟着贾志勇养湖羊。疫情防控期间,肉羊滞销,在贾志勇的建议下,尝试以经营清炖羊肉和烤全羊为主的农家乐,现挑现杀,现炖现烤,引来不少回头客。
返乡8年,贾志勇向“羊”而生,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60余户养殖过上了幸福生活。
时间回到24年前,甘肃中医药学校毕业的贾志勇投靠亲戚,远赴青海省海西州一个小药店当学徒。头脑灵光,勤学上进,他的销售才能逐渐显现。后来“另立门户”单干,至2013年回洛前在当地开设7家大型连锁药店。
离家太久,思乡情浓。“金钱不能代替亲情,父母一天天变老,妻儿老小都在洛阳,必顺尽快回家!”贾志勇说。
2014年,贾志勇毅然决然地放弃青海生意,返回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村,走上了生态养殖道路。如今,养殖场在常年保持存栏200余只的基础上,还探索了餐饮服务、牡丹种植、有机肥加工项目等。
微光成炬向光而生
在贾志勇的书柜橱窗里,放着一摞整齐的荣誉证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状”……这些荣誉显得格外耀眼。
“B型血,2000年之前献过几次,那时还没有电子献血证。”5月28日,在贾滹沱村孟津大家牧业专业合作社特色养殖基地,贾志勇打开手机,全国电子献血证显示:2000年2月至2023年5月,献血88次,献血量30600毫升。
“献血能刺激骨髓造血、调整人体免疫力、有益新陈代谢,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学医出身的贾志勇深知献血的益处。一米八的大块头,加之常年在海拔2800多米的高原生活,身体健壮的贾志勇每年都会献血。
滴滴鲜血,点点爱心。2018年至2022年间,贾志勇分别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银、金奖。
2022年春节前夕,一个雨雪交加的深夜,贾志勇接到了孟津区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疫情吃紧,无人献血,库存告急,影响用血安全,请求支援。他二话不说,驱车前往,还积极动员身边朋友20多人伸出了爱的手臂。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看到贾志勇热心公益,又是党员、有医学知识,在周边朋友的争取举荐下,2023年3月,洛阳市牡丹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中心孟津志愿队成立,贾志勇被推选为队长。目前,100余名队员常年活跃在公益、乡村振兴等方面,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小书屋香远益清
在贾滹沱村养殖基地,贾志勇的办公室隔壁,一间40余平方米的农民公益书屋,各类书籍摆满了书架,阅读桌、椅子、空调、饮水机一应俱用;窗外,翠竹挺拔,鸟鸣声声,沁人心脾。
“羊倌爱读书,是个文化人!”这是贾志勇身上的又一个标签。
“自己有藏书两千多册,不到一个月,朋友们陆续又送来了8000多册!”贾志勇说,朋友们的热情坚定了他办好书屋的决心。
整理、分类、编码……4月28日,书屋对外开放。
“基本24小时开门,管理很简单,群众在屋里看,或带回家看都行,想着书籍会越来越少,不承想却越来越多!”贾志勇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提高农民朋友思想和文化素质,乡村才有思想和灵魂。
书屋书籍不仅有种植养殖、瓜果蔬菜病虫害防治、美食烹饪、编织、书法摄影、儿童漫画等,还有政治、哲学,杂志、史志等,包罗万象,新旧不一,有的书还没有开封,有的书里有标注痕迹。
为增加基地文化氛围,贾志勇还开设了书法创作室,农闲之余,周末假日,周边群众、学生都会光顾,或读书或练字,其乐融融。
能为村民提供一个学习充电的场所,贾志勇感到很欣慰:“将依托书屋定期组织书画展、摄影展、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活动,打造贾滹沱村文化‘CBD’,让读书学习成为新风尚,培育造就更多新型农民。”
贾志勇坦言,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人生下半场已经精彩开启,将坚守初心使命,努力发展循环养殖产业,让家乡美起来,群众富起来,投身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传播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