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项目为王”成为很多省市县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以河南省为例,省委书记在某次讲话中指出:
1.全省上下要鲜明确立起“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使这个主抓手与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一起,形成抓经济工作的完整链条和体系。
2.具体手段是开展“三个一批”(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活动,在抓好投产项目达效、开工项目投产、签约项目开工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项目储备,建好项目库,确保“三个一批”活动滚动开展、项目源源不断。
3.坚持准入标准,着力抓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在这位书记的讲话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未来可能的经济增长,但我没有看到未来可能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只是GDP在数量上的增长,经济发展则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还包括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所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回事。
“项目为王”显然是投资驱动的发展思路。因为投资是带动GDP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投资的大幅增加必然会带来当下经济的增长,但未来能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就不一定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靠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是仅仅靠投资就能够实现的。
资金和设备固然重要,但是技术的提升主要靠专业的团队或人才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从而在某一天突然灵光乍现而取得巨大的技术突破,例如华为雇佣的俄罗斯数学家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取得了新的通讯算法的突破。
灵感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灵感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通过了一个计划,拨出几百亿美元的资金,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攻克癌症;结果却不令人满意,有些人甚至说该计划贻人笑柄,因为花了那么多钱,也没找出一种特效疗法。另外,我们的央企、国企在全国所有企业中有最多的资金、最好的设备、学历最好的员工,但是他们搞出过哪些有份量的原始创新?
目前,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已经很难再超过5%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再大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了。如果再过份迷信项目为王式的投资驱动发展的模式的话,那么会带来很多的资金浪费。不如把这些钱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等民生领域,投入到对创新创业者的激励上,让更多的人衣食无忧地去参与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可能推动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只有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