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发生了世界次贷危机,我们只用了四万亿救市,就使得房地产开发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大好局面,安然度过了那次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
2015年,经济发展缓慢,一个棚改,就使得经济增长重振雄风。我们两次处于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似乎都是房地产力挽狂澜,挽救经济居功至伟。于是,很多人开始认为房地产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扩大内需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是经济前进的导航仪……
有专家和群众心心念念:
只要有房地产在,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房地产在历次经济危机中都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巨大作用,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房地产被称作了经济发展的“夜壶”。似乎是只要急,就可以拿来用,只要用,就能解决问题。
2022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又遇到了空前的阻力,房地产又被再次当做夜壶提起,而且这次对房地产寄予了厚望,希望再次出现“地产兴,则百业兴”的大好局面。
然而事实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史无前例的救市力度,换来的只是昙花一现的“小阳春”;五月份的各种经济数据,以及房地产的各项数据依然令人感到寒风凛冽。
房地产由“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提高到了“国民经济顶梁柱”、“经济发展压舱石”的崇高地位。
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放水”,二十万亿的货币超发,史无前例的宽松,经济却出现了类似通缩的趋势。于是,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呼声甚嚣尘上。但是,房地产的销售却疲软得令人堪忧。
全方位的促销政策接连出台:降低各项费用、降低贷款利息、取消各类限购、送大礼包、带押过户等等,政策发力几乎已经是无微不至了。
更有各类专家,口吐莲花,把此时改善住房恰逢其时,刚需买房是百年不遇的良机等等应该买房的理由说得天花乱坠。遗憾的是收效甚微,买房者虽然不是少得寥若晨星,但是距离理想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对呀,为什么居民都不买房了?即使是大家各自拿出三分之一的积蓄买房,房地产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房地产的问题解决了,经济发展遇到的所有问题不也迎刃而解了吗?
家人们,买房啊!为什么不买了?其实居民不买房的原因只有四点,我简单概括如下:
第一、不敢买。
很多人,不是买不起,而是有钱也不敢买。为什么不敢买?大家有两个担心:
1、担心买房需要负担巨额的房产税。人人都知道房产税势在必行,但是都不知道到底税率是多少,到底是第几套房子开始交税?
所以,房产税的靴子一天不落地,很多人就一天不敢多买房。
2、有的人想改善住房,却又担心置换下来的看房子不能出手。
如果置换下来的老房子变成了消费品,等着报废或者像处理破烂一样;而买新房,却要花购买具备金融属性产品的大代价,那么很多人就不敢去承受这个巨大的代价。
第二、不能买。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购买能力有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干脆无能为力了。
虽然,首付越来越低,但是如果刚需月供能力不足,或者是对未来预期不足,自然也是不敢购买的。因为不能承担月供,房子变成了法拍房的实在是不乏其人哪。
目前看来,除了降低房价,也实在别无他法。提高收入似乎也可以,问题是很多人的收入根本没有办法提高,不下降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还谈什么提高?
第三、不需买。
就是不需要买。很多人有两套房子以上了,甚至有的有三套和多套了,根本不需要买了。有的人不但给儿子准备好了婚房,就连孙子的婚房都准备好了;还有不少人,以前低价的时候买了许多套,现在急于出手卖,而不是买。
第四、不愿买。
就是有能力改善住房,但是面对高房价,感情上接受不了。
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多挣的钱都必须用来买房,凭什么?
别人买的房是单价是5000元,凭什么轮到我买就得付出10000元?这不等于是自己在给房子打工吗?
这部分人心里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坎,就是:
别人在去年或者是前几年花100万买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后,手头剩余资金假设是0。我当时有100万没有买,截止今天,又挣了100万,却需要花200万,那么我这几年多挣这100万不是蒸发了吗?因为,别人和我不都是只有一套200万的房子吗?为了自己的财富不蒸发,我只有不买房。
要解决当下房地产的问题,其实并不难。
尽快明确房产税的征收办法,让不敢买的人心中有数,大胆出手;适当降低房价,让一些能力不足的人降低成本,让不愿意的人心甘情愿地入市;建立二手房成熟稳妥的交易机制,让大家后顾无忧地改善住房。
我就不信,房地产不能兴旺发达起来?届时,不是我们救房地产,而是房地产救经济。那样,房地产才是真正的“经济支柱”和“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