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担心城市中产正在跌落
作者:储蓝小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翻译官”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在经历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迎来了经济泡沫的破灭。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路下跌,持续数年。这场危机导致无数人失业和财富蒸发。
其间,日本学者发出“中产阶级崩溃”的警告并表示,“中流阶层”将会逐渐减少,日本将分裂为10%的富人和90%的穷人。
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报告》显示,自1999年起,过半数日本民众认为目前的生活处于艰苦状态,并且这样的比例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
目光转向21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
2020年前后,我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迹象逐渐显现,房价下跌呈现不可逆转的态势,股市在2020年间持续一个小长牛后就开始震荡下跌,至今毫无起色。
根据2023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今年4月,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4%,创2018年以来的新高。而在2023年,我国预计又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这个数据再创新高。4月以来,“稳就业”多次在国常会上成为重要议题。
面对当前形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焦虑,尤其是城市中产。
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频繁被爆出,有关“中产作死三件套:房子在贷款、妻子无工作、孩子上国际”的说法在网络流传。
而对于中产的界定,目前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2019年胡润财富报告》中提到,我国有3320万中产家庭。2021年胡润发布的中国财富报告指出,资产600万元以上的家庭有500万户,1000万元以上的家庭有202万户,资产过亿元的家庭有13万户。
多数人认为,我国中产阶级指的是那些在大城市有房有车有流动资金的人,他们除了能支付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费用外,仍然具有较高的消费和投资能力。
事实上,“中产阶级恐慌”似乎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过。
曾经的西方,因经济危机而破产的中产阶级不计其数,韩国、日本的中产阶级比重在过去几次金融危机中大幅减少。世界各国关于中产阶级危机的讨论从来没有消失过。
这两年,我国也有人开始担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变革、人口红利的消失、新技术的涌现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的城市中产会不会快速返贫?甚至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中产跌落现象正在发生。
这种担心是否言过其实?当下,中国城市中产的生活到底过得如何?
四个案例窥见中产生活
以下4个人物案例,均为笔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随机观察,与当事人做过细致的沟通交流后,以非虚构写作方式记录下来的关于几个城市中产正在经历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因为样本有限,也不指向“城市中产跌落”,但作为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们的真实经历本身就是社会的缩影,而这些故事的呈现,对有关“城市中产跌落”的讨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能为大家提供更多深度思考的线索。(下列故事主角皆为化名,出于隐私保护,部分细节做了轻微调整。)
80后创一代
四年时间 公司估值从1个亿下降到6000万
张强身处中国西部新一线城市,83年出生的他今年正好步入不惑之年。2015年,张强敏锐地捕捉到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毅然决然离开老东家后,他独立研发运营了一款针对亲子生活服务的APP。
此后几年时间,伴随着移动互联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张强运营的APP迎来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2019年,这款APP被投资人看中,公司估值达到了一个亿,业务主要涉及教培和旅游。
同年,张强将2014年花费112万元买下的旧房子以189万元卖出,并通过贷款购买了一套430万的大房子,随后又在2020年以24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投资房。至此,他拥有一家健康发展中的小微企业、两套房子、一辆价值近百万的汽车、几十万的股票、一些存款,还有一双儿女。
就在张强梦想将公司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时候,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整个旅游行业很快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教培整顿力度也不断加大。两个核心业务同时遭遇重大打击,这让张强的公司差点断了气。
为了维持公司发展,张强不得不将员工人数减少30%,并增加了60%的贷款。“股票和存款都没有了,每个月给自己发的工资不够用于偿还房贷、支付全家人的生活开销和两个孩子的花费等。”这是张强目前的生活状态。
2023年,张强的公司最新估值是6000万,相较于2019年的一个亿,缩水了40%。目前,他正在布局新的业务版图,加紧开拓新的业务方向。
有人说,失败是企业家的必然宿命。在张强眼里,挫折和困难只是暂时的,不断转型去寻找新的突破是他永恒的课题。
85后新一线城市土著
杠杆投资 输得很彻底
刘浩是土生土长的新一线城市土著,大学时期就开始对股票投资很感兴趣,并用家里给的多余零花钱在股市初试牛刀。毕业后,受从事金融工作的朋友的影响,他很早就对杠杆投资有了理解。
2014下半年,中国A股开启大牛市。短短半年时间,刘浩手里30多万的股本很快涨到50多万,刚好符合证券公司开通融资融券业务的标准线。
2015年上半年,牛市依旧火爆。刘浩把握住了难得的行情机会,利用50多万本金,加了2倍杠杆,买入底部启动并连创新高的几支中字头股票,融满后的总持仓达到150万,自此开始了他的杠杆操作时代。
2014到2015年间,中国A股从1800多点涨到5100多点。这期间,刘浩用30多万的本金,借助证券公司2倍融资的操作,迅速实现资金从30多万向200多万的跨越,这让刘浩深刻感受到金融杠杆带来的迷幻魔力。
尝到甜头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浩不断使用杠杆买房、买股票。这期间,他的家庭资产在房子、现金、股票、债务四者之间频繁变化。
如果要问杠杆投资给他带来了什么?那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是非常形象的。有几次,他在房价大幅上涨时抛出,用现金频繁更换豪车、跑车,日子过得异常潇洒,也有几次,因为期货大跌、遭遇股灾,短期内巨额损失让他险些得了神经病。
一番折腾之后,2019年,刘浩名下有2套房产、1套公寓、2辆中高端家庭用车、100多万的股票,其父母名下也有一套房。而这些资产都是建立在高杠杆之上的,杠杆类型包括公积金房贷、商业房贷、信用贷、证券融资等。
2020年,刘浩所在单位的员工工资普遍下调,他的收入开始不足以偿还贷款。他去银行再借贷,却发现贷款信用分不够,跑了多家银行仍然没有贷到一分钱。
为了不让资金链断裂,刘浩开始缩衣节食,减少家庭开支。原本以为能够这样挺过去,可就在2021到2022年间,刘浩的股票亏损近百万,其中有一半是杠杆资金,同时他的诸多信用贷陆续到期,房子不断贬值。随着孩子出生,他的家庭花销越来越大,资金链最终还是崩断了。
2022年底到2023年上半年,刘浩接连卖掉两套房子,成功去杠杆。目前,他在银行还有200多万的贷款,股票账户仍然在用一倍杠杆。刘浩说,赚钱要看经济周期。这几年他输得很彻底,但他坚信在下一个周期里会再赢回来。
85后体制内普通员工
举债买房 四个老人打工补贴子女
作为体制内工作人员,祝国兴原本可以过得十分舒服,打破这份安稳是从他不断买房开始的。
2016到2018年间,祝国兴和妻子拿着双方父母的存款,在他们工作的城市先后贷款买下2套小房子。2019年,看着手里的房子价格翻倍上涨,祝国兴又掏空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向亲戚借了一些钱,还向银行做了信用贷,接连为双方父母买下2套住宅和1套公寓。至此,祝国兴他们这个大家庭共有5套房产。
按照2023年的房价计算,祝国兴家的5套房子总价值大约只有800万元,而按照买房时的价格计算,它们总价值超过1000万。目前,祝国兴还有2套房子在还贷,加上向亲戚借的欠款,共有将近300万负债。好在他的公积金比较高,月均还贷只需要从工资里扣掉两三千元。此外,他妻子四千多元的工资全部用于偿还商业贷款。
祝国兴和妻子出生农村,双方父母均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被接到城里生活,他们没有城市职工退休金,也没有城市医保,之前的积蓄也花到了子女买房上面。为了减轻孩子们的生活压力,四个老人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却仍然到处找活儿做。
“只要不懒,就一定有钱挣,有饭吃。”这是祝国兴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今年60岁出头的祝妈妈在一家饭店帮忙打扫卫生、清洗碗筷,一个月有四千多元的收入。另外三个老人也做着类似的服务和打杂工作,四人加起来每个月有2万左右的进账。
在祝国兴家,当前有6个劳动力在挣钱,只有1个小孩在花钱。虽然有房贷和外债,但他们的生活还算过得有滋有味。老人劝说小两口再生个二胎,祝国兴和妻子一直推脱。因为对未来,他们有很多担忧。
原本买这么多房子是为了增值,怎料到如今房子不仅在贬值,还很难出手卖掉。如果房子不能变现,所谓的资产又有何意义?祝国兴不敢生二胎,即使他有着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但他仍然担心养不好两个孩子。他还想到,随着四个老人渐渐变得更老,以后的家庭负担可能会较重。
90后媒体从业者
收入减少 消费降级
相较于前三个案例,朱萌萌的故事可能更具有代表性,因为她是千千万万个普通打工者中的一员。
17年初加入互联网大厂后,跟随该公司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崛起,朱萌萌迎来了一个野蛮生长周期,薪资水平也很让人羡慕。之后又跳入权威主流媒体平台,全方位持续成长。
2021年,30岁的朱萌萌早已赚到7位数的人民币。对于物质欲望不高的她来说,30岁时的生活状态让她很满意,有房有车有孩子,有存款、无贷款。而作为普通打工者,这样的生活条件也确实比大部分平凡打工人好一些。
与很多90后女孩不同,朱萌萌很少旅游,不常买奢侈品包,她对投资更感兴趣。于是,在2020年到2023年间,她好学不倦、苦心钻研,终于变成了“股市小韭菜”。与此同时,她所在单位效益增长缓慢,自己工作也遭遇瓶颈。
看着股票账户里的资金不断蒸发和工资卡里的进账越来越少,她的新衣服也开始越买越少。美容美发店和健身房的会员卡已经很久不充钱了,原先一个星期两三次的盒马大采购变成了一个月去两三次,喜欢吃的榴莲也要犹豫再三才会下单了。
除了消费降级带来的不适,朱萌萌还有两点担心,一是如果老公的初创公司破产,自己又不能突破工作瓶颈甚至失业,那这个家该如何运转下去?二是作为父母的她,发现很难帮助孩子拥有一个绝对幸福、安全、舒服的人生,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偶尔让她有些焦虑。
不过,总体上朱萌萌心态很好,她觉得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苟活比挣钱更重要,消费降级是为了防范风险。关于投资,她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坚信可以把亏损的钱都挣回来。而关于孩子的人生,她想交给时代和孩子自己。
朱萌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她认为当前内需拉动不起来、消费力不足,跟中产阶级比例过低以及城市中产财富蒸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中产阶级是内需消费的主力军。她还表示,房地产可以带动多个行业、拉动经济发展,股市也可以,因为股市上涨可以刺激股民消费,拉动内需。
城市中产路在何方
从以上四个真实案例可以看出,这两年,张强、刘浩,祝国兴、朱萌萌的生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总体上确实呈现了不同程度、不同曲线的跌落状态。
作为城市中产,他们最典型的特征是:家庭拥有多套房产和多辆汽车,知识结构相对全面,有自己的创业公司或是拥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有高于平均工资以上的收入来源,不会为基本生活开支发愁,普遍关注房产或股票。
同时,他们又是最焦虑的一群人。他们承担了较高的资产贬值的风险,对大环境变化抵抗力较差,担心未来事业发展空间受限或对职业发展前景预期减弱,忧心下一代生存条件等。
有人认为,中产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掌握生产资料或只掌握极少量的生产资料,并且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制订社会运行规则和财富分配制度。每当经济周期发生变化,迎来社会大洗牌的时候,他们是最容易坠落的一群人。
不管怎样,每个群体都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而整个社会的发展,本身自有其内在逻辑。一切规则和制度的制订,都是基于自身国情下的社会内在发展规律应运而生。
不可否认的是,个体命运与时代、与国家、与环境都密切挂钩。无论是靠购买房产起家、参与炒股发财,还是靠搭上互联网快速发展顺风车而走上正轨,亦或是赶上经济上升周期创业成功实现财富积累,无一不是坐在大时代下中国这艘巨轮上完成的。
可以说,过去二十年,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城市中产家庭。而张强、刘浩,祝国兴、朱萌萌所在的家庭,正好赶上了这趟飞速发展的列车。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多重考验。城市中产遭遇的困难也是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裹挟着你我他。有人不禁想问:城市中产路在何方?
看到“高质量”“现代化”的频繁提出,以及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而随着中国人均GDP的不断增加,未来我国社会业态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无论是创业还是上班,能否抓住新的风口变得十分关键,它或许直接决定了一些中产阶级在这场社会大洗牌中是实现阶级跃升还是阶级跌落。
值得一说,在个体发展这件事上,有人提出一个很好玩的概念叫“苟且红利”。你苟且,别人就有红利。
作者:储蓝小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翻译官”
(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