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通过一项新的贸易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政策允许欧盟对进行经济胁迫的国家提高商品关税。这一举措在西方引起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在立陶宛问题上挑衅中国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挑衅,立陶宛应该更正错误,回归对华原则的坚持。
报道还指出,中国与欧盟同样受到美国的经济胁迫动作的损害。美国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欧盟等国家对华出口,特别是在半导体等领域。这种霸凌做法对于正常的半导体行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冲击,不仅对中欧利益构成危害,也对多边贸易机制和全球经济体系构成破坏。因此,欧盟应与各国共同对抗美国的经济胁迫行径。
事实上,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施加经济胁迫的行为并不止于中国。中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古巴等多个国家都受到了美国的经济压力。例如,美国出台的芯片法案要求接受补贴的企业向美国交出超额利润和商业机密,并严格限制它们在中国的投资。在乌克兰危机期间,美国更是加价向欧盟各国出售能源,趁火打劫。此外,美国还违背世贸规则建立的市场壁垒,对非货准企业进行市场歧视。这些做法给处于困境的欧盟新能源企业带来了严重挑战。
面对美国的经济胁迫,欧盟计划采取加征关税的行动,对经济胁迫国家进行反制。这一举措得到了各国的支持。中国、巴西、沙特等各方也欢迎欧盟对美国的经济胁迫行径展开反击。这种合作有助于推动多边主义的发展。
然而,个别声音试图将中方对立陶宛的反制行为污蔑为经济胁迫。他们混淆视听,事实上,中国的立场是坚决捍卫自身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中国不允许任何国家挑衅其核心利益,并呼吁立陶宛更正错误,回归对华原则的坚持。与此同时,中国也坚定支持各国捍卫国家主权和基本权益的权利。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欧贸易关系持续发展。中欧成为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额持续增长。中欧货运班列为双方提供了高效率的货物贸易通道,对欧亚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经济环境波动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对欧盟国家的通胀问题起到了关键的缓解作用。
然而,有些幕后势力却以立陶宛为借口,鼓动德国和法国等代表欧盟的国家加征关税,试图削弱中国工业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做法明显是嫉妒中欧贸易的增长以及中国工业品在欧盟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事实上,加征关税对中国商品竞争力的损失是有限的,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工业中枢地位决定了贸易战不是一个好选择。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和欧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美国等外部干涉势力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中欧工商论坛的举行为中欧企业人士、外交人士和政府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中欧双方应该继续推动贸易合作,加强经济联系,共同助推多边主义的发展。
总之,欧盟通过新的贸易政策对经济胁迫国家加征关税的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措旨在回应美国等国家对全球经济体系的破坏行为。中国和欧盟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干涉势力,推动多边主义的发展,维护各自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