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已经提出好几年了,由于种种原因除了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营、香港高校在广东设立校区等成果外,港澳地区和广东省并无明显的实质性融合行为,粤港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商品贸易往来依旧不温不火,除了行政壁垒、香港局势以及三年疫情等因素外,货币结算方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疫情结束后,粤港之间的交流也日趋活跃,港车北上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商务往来,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实现货币结算自由化,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人民币是目前流通的国家法定货币,港币是香港地区的法定货币,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下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家银行发行(10元面值由金管局发行),汇率和美元挂钩,除了10元面值外,其余面值港币均印有凭票即付字样和相关人员签名,实质上相当于美元的兑换券。无论是粤籍人员入港,还是港籍人员入粤,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兑换货币。
如果能够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即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江门、惠州全境以及肇庆(端州、鼎湖、四会)、清远(清新、清城)、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区开放港币流通,在上述地区和香港共同实行人民币、港币双币结算共存制度,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可谓意义深远。
首先,鼓励商家采用人民币、港币双币结算,所售商品服务项目按照官方汇率提供人民币和港币两种价格模式,便于顾客根据自身的消费习惯选择结算方式,这样的话,内地人员到香港、香港人员到大湾区都免去了兑换货币的麻烦。
其次,支持大湾区商业银行发行双币银行卡(人民币、港币),实现人民币港币之间的快捷兑换,同时在大湾区范围内尝试取消或放宽外汇管制。
有人担心双币结算和放宽外汇管制会给国家金融安全造成威胁,这个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全局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